第206章 截断汉水,再淹樊城 (第1/1页)

徐晃被关羽截断归路。 不得以与关羽交手。 但左臂少力的徐晃,完全不是关羽对手,只支撑到第八回合,徐晃便露出破绽。 关羽的奋力一击,砍中臂力不足的徐晃。 徐晃惨叫着,翻落马下。 有人上前救徐晃时,发现徐晃,已没有声息。 徐晃和关羽,原本兄弟相称。 上一世在襄樊交手,关羽手臂中箭,箭伤未愈,两个人单挑,足足打上八十回合,未分胜负。 最后,在士兵的决战中,徐晃大获成功,击败了关羽。 这一回,又在此处交手,徐晃带着箭伤,而关羽完好。 关羽八回合斩杀徐晃,也算为上一世报了仇。 徐晃长驱直入的战法,太过冒险,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 …… 看到主将倒下,徐晃军马上溃散,关羽的士兵,随后追杀,杀得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败军逃回偃城,向徐商报之情况。 徐商不敢久留。 收拢败军以后,徐商一边后撤,一边派人向曹操报告。 曹操得到消息后大惊。 他一边准备亲自出征,一边调张辽从合肥救援。 这些是后话,暂且不表。 …… 只说关羽大获全胜。 计点战果,押送降卒,自然不在话下。 对于徐晃,念及旧情,关羽让人用一副棺材,把徐晃的尸身装好。 然后,又从降卒之中,选出几名可靠之人,让他们把徐晃灵柩,送回去安葬。 就这样,曹操两次派出的援军,都以失败告终。 曹操还损失了两员上将。 而樊城中的曹仁,还不知道这些。 每日上城巡查,曹仁看到城墙被水侵蚀严重,甚是担忧。 曹仁只盼援军早早到达,破解樊城之围。 这一日,曹仁在围堰的堤坝上,看到徐晃的旗帜。 曹仁大喜过望,他以为这次真的有救了。 没想到,最后只是一场空欢喜。 徐晃根本没办法靠近樊城,樊城中,自己也出不去。 随着徐晃败退,一切又回到之前的样子。 …… 再说樊城外的荆州各军。 这一战,张飞魏延都有战功,庞统说,都会为他们在战功簿上记上一笔。 还有刘封。 刘封挖开堤坝,放水淹敌,这也为击败徐晃,创造了有利条件。 庞统说,刘封也是功劳一件。 受到夸奖,刘封自然高兴。 不过,好不容易修起来的围堰堤坝,又被挖开多处,刘封觉得有些可惜。 庞统则对刘封说:“没啥可惜的,徐晃就算不来,我也会让人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把淹城之水放掉。” “不对呀?”刘封听了大感意外,“庞军师,把围堰内的水放掉,那还怎么淹樊城?” 庞统解释道:“想要樊城的城墙垮塌,一直淹城也难成功。” “那要怎么才能让樊城城墙塌掉?”刘封追问。 庞统笑笑说:“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淹几次就行了。” 庞统的回答,如同开玩笑一般。 但其中却大有道理。 历史上,有好几次成功的淹城战斗,都是反复多次引水的结果。 动态的水流,有冲刷作用,它对城墙的伤害,远远高于静态的水。 庞统此时把围堰内的水放干,就是想再次引来大水,再次利用水流,冲刷樊城的城墙。 同时也淹一下徐晃,一举两得。 众将听了庞统的解释,也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又过两日,围堰内的水已全部流干,之前破损了的堤坝,都已经修整完好。 再次引水淹城的时机到了。 …… 这一次,负责引水的又是刘封。 刘封按照之前的办法,在汉水高高的堤坝上,打开一处口子。 上次这样做时,大雨刚停,汉水洪水还没有退去。 堤坝上开口,大水就会从河槽中流出来,朝着低洼的樊城而去。 不过这次的引水,却不成功。 由于雨季已过去多日,原本暴涨的江水,已日渐平静。 汉水的水位变浅,用原来的办法已经不行。 怎么办? 刘封找庞统。 一进庞统的营帐,刘封就焦急地问。 “庞军师,雨季已过,江水不够淹城,这该如何是好?” 庞统正在写字,看刘封进来后这样说,庞统便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刘封。 “善为将者,水火皆可为兵。” 庞统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刘封身边,又说道:“江水多,有水多的用法,水少有少的用法,不必着急。” “水少要怎么用?”刘封还是不明白。 庞统没有直接回答刘封,而是唤来属官问道:“之前魏将军带来的草袋,还有多少?” 属官答:“修筑围堰,用去大半,现在还有小半。” “足够了。” 庞统满意地点了一下头,随后他对刘封说:“将军可知韩信胜龙且之计?韩信用沙袋截断渭水,最后大获成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