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页)

,众妙之门。

“道”在一般人的心中是如此的深不可测,也是如此的直指人心,它更是每一位修真者终身追求的目标。“道”是无形的,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也是真实存在的。“道”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用来表述它,任何概念也都无法用来指谓它。而唯一可以追寻“道”的方式,只有“悟”。对“道”的理解不同,“悟”出来的也自然不同,于是门派开始产生了。

而修仙和修魔的过程都是“悟道”,只不过一个走的是正面,一个走的是反面而已。修仙者,也就是所谓的正道,他们以人心自我的私识,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发出天心仁爱的赞誉,从而视修魔者为异类,欲以杀之而后快。实际上,真正的“道”并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才是所谓的“天道”。天地运作,不住一切相,对万物的运作洠в蟹謩e心。天地生万物,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好生之德。生了万物是很自然的事,杀死万物,也是很自然的事。天地既不以生出万物为作好事,同时也不以杀死万物为作坏事。天地既生了长养万类的万物,同时,也生了看来似乎相反的毒杀万类的万物。既生长了各种各样的补药,也生长了各种各样的毒药。补品不一定真的是补,补之不当,却可以致死。毒物也不一定真的是毒,以毒攻毒,却可以活命。天地并不一定厚待于人类而轻薄了万物,只是人类予智自雄,自认为天地是为了人们而生长万物人,自称为万物之灵。可是,人类并不是真的遵循什么好生之德。因为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伤害残杀着万物。假如万物有灵,一定会说人类才是万物的最大毒害。其实,天地无心而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亦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说天地并没有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只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自然而灭,归于自然。假如从天地的立场来说,那么万物都是与人类平等德,都是自然的,偶然的,也都是暂时存在的。最终都是归还与自然的“刍狗”而已。生而称“有”,灭而称“无”,从来都是相互平等,何尝有分别,有偏爱呢?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杨无心对于修仙和修魔的原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他自己也因此受益匪浅,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现在,对于杨无心来说,创造一个同时修仙和修魔的功法,再也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于是,他就结合修仙、修魔的两种功法再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修真之法。而且按照这种功法修真的人,也必然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这种全新的修真过程一共分为八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筑基、炼心、丹成、化婴、出窍、融合、度劫、大成。抛去筑基不说(这个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修真的筑基都是大同小异),先来说说炼心阶段。所谓炼心,就是通过对心的**来淡化自己对“仙”与“魔”认识上的差异。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它是仙魔同修的基础,只有通过了这一阶段,才能真正的开始仙魔同修。然后是丹成阶段,就是将体内**而成的仙魔之气(包括仙灵之气和魔气)加以炼化,从而结成金丹,这是仙魔同修的第一步。下面是化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通过**将带有仙魔之气的金丹分化为两个单独的元婴,一个为仙婴,一个为魔婴。这时再继续**就会到达出窍阶段,到了出窍阶段,仙婴和魔婴就可以独自运转**,这也是整个修真过程中最长的阶段。而融合阶段将是仙魔同修的关键,是成是败将在此一举。顾名思义,融合阶段就是经过艰苦的**将仙婴和魔婴重新合而为一,形成一个集仙魔于一身的崭新的元婴,仙魔从此再也不分。融合阶段之后,**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渡劫了。

到此,仙魔同修的功法已经创造完毕,杨无心给它取名为仙魔决。而剩下的事情就是指导楚随缘按部就班地**了。

在魔门圣域中有一处非常隐秘的地方,是专门为魔门的首要人物闭关修练准备的,现在杨无心和楚随缘就呆在这个密室之中。

楚随缘入定已经三天了,杨无心一直在旁边静静地为他护法。基于这次入定的特殊目的,杨无心非常地小心,仔细地观察着他气息上的变化,随时准备去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究竟楚随缘在这次入定的期间做了些什么呢?这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杨无心和楚随缘在楚翼飞的带领之下来到了这个密室,正式开始闭关**。杨无心并没有按照惯例先为楚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