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2/4页)

。我这个重点是放在学校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之上。比如咱们和艺校的那种合作。举个例子,咱们学校没有的,一旦能和艺校建立友好学校,两校的学生通过这个途径互通有无。还有寒暑假的置换身份计划啊……”

男生说到激动处,颇有点一些老师讲课的架势,手臂都开始轻轻挥动起来。

都说大部分女生是感性的,似乎前面几个家伙三句话不离钱字,女生虽然新水果一出来就想换新水果,但表面上还表现的蛮反感的样子。现在有的女生就是如此,对于那些已经不缺钱的,却始终将钱挂在嘴边的,都是一脸鄙视。但是对于最后这位男生说的,则是大有好奇。除了好奇,眼中还有些不同程度的欣赏之情。

韩轩轩最先冷静下来,让他们先去隔壁的房间等一会,稍后就会给出那两个支持名单。

六人走出会议室,会议室立时有些乱套了。几个女生纷纷在那里夸奖最后一个男生有想法,应该支持。这其中,在座的男生有些不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反对一通再说。

“李小白,你的看法呢?”

韩轩轩的口吻比起薛依依来说是温和多了。

至少语气是微微上扬的,而不是那种略带命令的口气。

“呃,实际上他说的这些我都有些迷迷糊糊的,”李小白有些不知掉怎么说,“现在的社交软件已经够多了,反正我是懒得去注册那么多了。关键的是,他说的那种特点,但凡哪个社交软件一添加,他就毫无优势了。当然了,立足学生也是一个点,若是他的设想有一天能成真,那么,天下处处皆驴友了。反正,到了那个城市,有亲近学校,就跟自己好友似的也蛮好。”就是,很像画大饼,实现起来有点天方夜谈。

“那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穆甜听得云里雾里,关键是李小白这番话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认同还是不认同,于是有些着急地问道。

“哦,不怎么认同吧,”李小白也不知道怎么说,“想法有点新意,那网站我也看过很干净。有这个技术的话,还能有更好的。”

“那你有吗?”

晕了,这是什么意思啊。自己打球不好,就不能说别人铁了是这个意思吧?

其他男生在李小白发表意见之后,也纷纷发表看法。然并卵,不仅是因为这是一个偏文科的学校,而且,学生会内部,副部长级以上女生也多一些。最重要的,连韩轩轩都很有情怀,都很支持对方的想法,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个男生获得了一个支持名额。

散场的时候,几个男生还对这个结果有些不满。

女生当即就指出来这是你们在嫉妒人家技术好,有头脑。

一个计算机专业的立即反驳,有什么了不起的,他那网站我分分钟给他黑掉。

又是无聊的一天,李小白有些烦躁。不过,放假之前,这是唯一还值得一提的事情了。

总是轻松了些。

又是一年五一到。

这个五一,正好有场球赛。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零几天了,难得的喘口气的时机,即使外面人山人海,李小白还是不到南墙不回头的带着妹妹朝着人山人海的方向冲了出去。

小的时候,似乎是四五年级开始,只喜欢踢球。

那时候并不怎么崇拜球星,也并没有球星的概念,只知道家乡的球队,并默默支持着。

但比起那个,自己踢球最开心了。场下看球的驿动的心,也只有在场上才能得到最佳的发挥。然而随着不断长大,踢球的时间越来越少,和朋友的交集越来越少。尤其是经历了比较悲催的初三岁月之后,李小白已经鲜有踢球,只喜欢看球了。

这种在现场的感觉与在家里看电视直播并不一样,那是废话。

仿佛,能与周围打成一片。在喧闹的海洋里,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绿茵场。(未完待续。)

第三九八回 世界上的后悔药,注定是有价无市

要说的话他已经由以前的狂热粉变成了理智粉。

小的时候看比赛更关注谁输输赢,谁是冠军,谁是三甲,谁进球了。现在么,他只要觉得踢得热闹就够了。最好不是那种各种失误,各种大脚,各种回传的热闹,而是如同西超那样的高水平的热闹。你来我也往的话,这比赛才有意思啊。

但是,必须承认,中超的节奏还是慢了一个节拍的。这场球,对于不懂球的他来说也就不去评价什么了。要说啊,足球界和篮球界各有一位李小白觉得很厉害的评球专家。比如足球界的张老师,还有篮球界的张老师。尽管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