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超算 (第1/2页)

在韩阳天量资金的投入之下,所有的建筑施工队伍都铆足了干劲。尤其是那些接受“劳动改造”的帮派分子,工作起来更是积极。 这一是因为严格的监管和惩罚制度,二,则是韩阳承诺,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改进,这些帮派分子已经偿还了自己的罪孽,等纺织工厂建成之后,他们将可以进入工厂成为正式工人。 正式工人这个名号,不仅听起来好听,还意味着大量的实惠。 每月按时发工资,有充足的劳动保障和休息时间,优良的待遇,等等。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可以恢复自由。 如今谁不知道复兴集团韩总为人大气敞亮,虽然管理严格,但对于员工极好?外边不知道多少人想进来当工人都进不来,自己能直接转成工人,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能正正经经的赚钱生活,谁想去混帮派啊。 所以这些人干起来也更有劲了。 这些人都是罪行较轻的帮派分子,韩阳也不介意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那些罪行较重的,都被王轻以蓝军余孽的罪名直接干掉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纺织厂与机器人工厂扩建项目俱都进展飞快。才四个月时间而已,便完成了主体建筑构造。 吕氏工业集团生产的设备已经开始初步安装,内部装修也同步开启。预计再有两个月时间便可以开始试生产。 人员招募已经结束,培训工作也正式展开。 此刻,压力便回到了韩阳这边。 很显然,机器人工厂的扩建,以及纺织厂的运行,意味着更大的算力需求。 现阶段韩阳的算力只能维持现有状态,无力维持其它。 唯一的可行之道,是继续升级算力。 否则,韩阳就只能如同普通老板那样,赚取那一点微薄的利润,一点一点的辛苦经营了。 “必须要在新设备投入生产之前,完成算力的升级!” 韩阳发了狠。 此刻,复兴商城地下基地之中,原本仅有约1000平米的面积,如今已经拓展到了2600平米左右,内部的电脑与各种设备也更多。 设备多了,但却丝毫不显杂乱,一切都整整齐齐。 电脑的数量也有了总计700台,比之前的570台又多了130台。 这其中,有足足50台电脑在播放教学视频与直播,日夜不停。 此刻,致学网之上的签约讲师数量已经提升到了1600余人,平均每天产出课程1500部左右。授课内容则包含了所有自然科学。 剩下的电脑大部分都在打代练单子,小部分在查询资料自学,或者处置一些客服事宜之类。 200余台机器人在地下基地之中穿梭忙碌,维持着整个基地的日常运转,并在韩阳的操纵之下,展开超算技术的相关研究。 一块巨大的特制主板之上,密密麻麻的安装着足足128枚韩阳自己生产出来的20微米工艺芯片。 通过一条条电路,这些芯片相互连接在了一起。 但此刻,这些芯片所能提供的算力,甚至还比不上韩阳此刻脑袋里的那一枚芯片。 寄存器,缓存,内存,直连,桥接,磁盘,通讯速度,任务分配,算力负载…… 超算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多。任何一个步骤做不好,就会拖累整体的运算速度。 就比如现在,内存设置问题便成为了算力瓶颈。 不同芯片访问内存读取数据的速度太慢了。 “不同芯片之间的通讯速度问题实在难搞。现阶段我恐怕解决不了,得想办法绕过去。要不……采取预加载模式?直接取消不同芯片或者距离过远的芯片之间的通讯,将运算任务分块,分别单独运算,然后重组?” 韩阳脑海之中出现了一个想法。 但,整个超算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运算逻辑改了,其余方面全都要大改。 韩阳念头一动,一台刚刚结束了单子的电脑便停止了接单,一点算力省了出来。 然后第二台,第三台…… 一直有260台电脑陆续停下。 同时,机器人研究所里,一些机器也自行停止了运转。机器人组装厂、铸造厂、线缆厂那里,在人们所看不到的角落,也有机器人停止了动作。 大量的算力被抽调出来,全部投入到了新超算系统的开发之中。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直到一个月之后,全新的超算系统终于开发成功。 通电测试。 一番折腾,韩阳心中有些无语。 采取了全新的运算逻辑之后,这台由128枚芯片组成的超算,具备了单枚芯片约1.3倍的算力。 “蚊子腿小也是肉,先融合好了,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韩阳一声令下,面前这台高有1.5米,宽有1米的巨大电脑机箱瞬间消失。 感受着充裕了一点的算力,韩阳暗暗思考着:“超算模式的潜力还有很多。对于我制造的这种20微米工艺的芯片来说,做到极限,大概可以通过1024枚芯片共同出力,达成约单枚芯片100倍的算力。 还是要慢慢改进,把潜力挖完了,再去考虑开发新一代芯片的事情。” 1024枚芯片是现有技术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