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诸般抗金义士】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b></b>河北战场,明军分为三路。 西路军在赵州,由关胜、岳飞、郦琼等诸将领军,宗泽负责给他们搞后勤。陕西援军即将抵达,杨志坐镇兰州没来,带兵驰援的是李进义。 中路军在深州,朱铭亲自指挥。 东路军在南皮,由邓春、韩世忠、李成等诸将领军。 金兵主力,就在朱铭这里! 永宁军通判、博野县令给大明做内应,现在已全部牺牲。他们临死前发来一份情报,完颜宗望亲自带兵藏在山里,只等朱铭率军过河就杀出。 金人派遣汉军渡河佯攻,连吃两场败仗,迫切想要引诱朱铭追击。 敌军如此着急,朱铭反而不慌了。 他在唐河南岸扎营,面对并不宽阔的唐河,就是不肯过去打二十里外的永宁军城。 你完颜宗望在对面,凭啥非得我过去? 想要打仗,你就自己过来,反正我的军粮比你充足! …… 赵州。 李进义带着陕西援兵来了,算上正规后勤人员,足有一万一千多汉中老兵。 另外还有一支西军,仅两千余人,由李永奇统领。 此人本为刘延庆的部将,职位是青涧城(清涧县)知寨。 去年西夏大败,刘延庆派兵去夺回丢失的地盘,李永奇趁机带着全家和军队投奔朝廷。 这事儿让刘延庆处境极为尴尬,他得知消息以后,还不敢派兵去追,否则就属于公然叛乱! “爹,咱们这次有机会立功不?” 前方就是赵州城,李世辅看看兵甲精良的友军(汉中老兵),又瞅瞅自己麾下那群叫花子兵,羡慕之余又盼着能够杀敌立功。 李永奇摇头说:“咱们在刘延庆麾下,都算不得什么精锐,来了这里更是寒酸。多半是友军出去作战,伱我父子奉命守城,打起精神守好城池便是。” 李世辅有些不甘心,他一身本领,足以傲视三军,可不愿窝在城里浪费时间。 李世辅在史书上,还有另一个名字——李显忠。 被迫降金,密谋归宋,全家被杀,投奔西夏,借兵复仇,叛夏归宋,屡立战功,被贬罢官,收复淮西,谥号忠襄。 一生足够精彩。 城外,宗泽和关胜带着赵州文武官员,出城迎接带兵来援的李进义。 李永奇大小也算一将,被叫去城外说话。 李世辅却没参与的资格,他目送父亲远去,自己只能遥遥望着。 很快又有一个文官过来,引导他们绕城而过,去赵州城的北郊扎营。 大营刚刚立好,又有一员武将过来问:“这里谁负责?” 李世辅连忙奔去见礼:“末将李世辅,拜见将军!” 那武将说:“俺叫郦琼。你麾下士卒甲胄不齐,且带人随俺去领兵甲。” “多谢郦将军!”李世辅大喜。 郦琼就是跟王德搭档,被王夜叉逼得叛宋投金那位。 他跟岳飞是相州同乡,而且还是相州的州学生。金兵前番攻宋,郦琼投笔从戎,自募乡兵八百抗金,投在宗泽麾下做武将。 相比起岳飞,宗泽更喜欢郦琼,毕竟后者是大族出身的读书人。 二人很快进城,郦琼指着军械库说:“去武库里自己挑选,等选好了等待查验。” 穷疯了的李世辅,带兵冲进军械库,直看得两眼冒绿光。 里面的兵器和盔甲,都是从各地运来前线的。 没有重甲,连中甲也不多,但有大量轻甲堆放,兵器则大部分是长枪和腰刀。 李世辅率先把中甲抢光,拎起来感觉不对,这玩意儿太轻了。再仔细一看,甲片更粗大,胸口甚至有比巴掌还大的甲片。 “都是什么破烂货色?”李世辅对自己的士兵说,“把这种铠甲都放回去!” 郦琼笑着走进来:“李兄弟却是不识好歹。” 李世辅指着那些甲胄说:“甲片太大,脆而易裂,上不得战场。” 郦琼说道:“这些甲片,都是反复锻打过的。不但与以前的细甲片同样坚固,而且整副盔甲还更轻便。不信你仔细查看。” 李世辅真就蹲下去,拔刀剐蹭一叶甲片的侧面,很快便乐呵呵笑道:“好东西!” 郦琼说道:“这些是用水力锻锤打出来的,听闻近几年要陆续换装,而且优先换给四川精锐,你们这次算是运气好碰上了。” 李世辅笑得更开心,把装备挑好之后,交给郦琼带来的吏员清点数量。 趁着没事可做,李世辅问道:“郦将军经常跟金兵打仗?” 郦琼说道:“金人去年留在河北伪朝的军队不多,倒是有大量旧辽汉军,还征募了一些河北汉军。我跟岳飞经常带兵北上,去伏击那些汉军,偶尔能伏击到金兵。那些汉军不堪一击,遭到埋伏更是丢盔卸甲。” “金兵的战力,跟西夏兵相比如何?”李世辅问道。 郦琼摇头:“俺没跟西夏打过仗,俺以前是州学的士子。” “失敬,失敬!”李世辅顿时肃然起敬,甚至隐隐有一种武人面对士子的自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