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这也叫骑射】 (第1/1页)

北宋穿越指南初来贵宝地0720【这也叫骑射】聚宝盆被牵过来,看到朱铭有些兴奋,绕着主人不停转圈,然后脑袋探往侧腰直蹭。 “你这鼻子越来越灵了。” 朱铭解下腰间口袋,抓一把豆子摊在手里,聚宝盆立即伸嘴巴去吃。 这匹马儿已经十六七岁,其实不算太老,刚刚告别壮年期而已。 精心照料的战马,有极个别甚至能够服役二十年。 只要朱铭住在东京,每个月都会去天驷监牧场几趟。一来亲手喂养自己的几匹战马,二来也是练练骑射,防止自己的武艺生疏。 完颜宗辅牵着自己的战马过来,认真打量挨着朱铭吃豆子的聚宝盆,说道:“好马,可惜年纪大了。” 朱铭笑道:“它的身体依旧矫健,你怎么知道已经老了?” 完颜宗辅说:“战马过了十五岁,门齿长得很快。太子的这匹良驹,门齿比壮年马更长,但又还不是特别长,年龄应该在十五到二十岁之间。” “眼力着实不错!” 朱铭由衷称赞,随即又故意挑衅:“哪天我提兵杀到金国上京,阁下若能献城速降,可封你做一个养马侯。” 完颜宗辅心头狂怒,却丝毫不展露出来,只说:“今后之事,今后再说。太子可要先射?” 朱铭说道:“客人先请。” 完颜宗辅持弓翻身上马,他手里那把宝弓,应该是来自辽国的战利品。 金国弓箭多为马步两用,弓身相对窄短秀气,拉力其实并不强,便于骑马速射。但其箭头细长,飞行距离大,穿透力较强。 契丹弓的弓身则更宽些,拉力更足,悍将们用起来颇为顺手。 弓箭没有最优秀的,只有更实用的。 比如宋弓由于耕牛宝贵,北宋已允许用羊筋制弓。这玩意儿虽然威力不如牛筋弓,但受到底层士兵的一致好评。它对士兵的臂力要求不高,可以结合宋朝人口优势,大规模编练弓箭手部队。 后世清弓那是非常牛逼,但到了南方却不怎么实用,日常保养属于最大的问题。 完颜宗辅骑马奔出,第一箭就射中九环,第二箭又射中八环,第三箭再中九环…… 对于一个不常上战场的贵族来说,这个成绩已非常不俗。毕竟,他的比试对象并非杨再兴,而是同样养尊处优的朱太子。 十箭射完,总计七十六环。 完颜宗辅骑马奔还,甚至让人收起箭矢,全部放回自己的箭筒中。 他跑去朱国祥所在的观众席拱手,随即来到朱铭前方驻马而立,俯视站在地上的朱铭说:“献丑了!” 此举有些无礼,但非意气之争,而是在展示武力之后,表现出自己的强硬姿态。 背后的隐藏含义嘛,说穿了就是金国不怕打仗,实在无法和谈那就奉陪到底。 大明的文武百官们,见状都颇为气愤,还有闹着要跟完颜宗辅比摔跤的。 朱铭微微一笑:“拿我的兵器来!” 只见一个侍卫抱着长盒奔至,白胜打开盒盖拿出兵器,恭恭敬敬捧到朱铭面前。 完颜宗辅骤然色变这是一把火枪! 虽然他没有在战场上见识过,但早已对此如雷贯耳。 完颜宗辅往木盒子里瞟去,发现盒中还有别的东西,例如一把像钳子的铁器。 由于不是工业流水线制造,火枪的枪管口径肯定有误差。 因此每把火枪都附带制弹器,士兵们领到的并非铅弹,而是批量生产的铅块。打仗之前将铅块加热,再用制弹模具进行挤压,很容易就能自造专属子弹。 这就跟批量造纸壳弹相冲突,导致火枪手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将纸壳火药和子弹分别塞入,要么战前自己制作纸壳子弹。 自制纸壳弹也简单,拆开火药纸筒的一端,把铅弹放进去,再用多余的纸壳将铅弹包住并固定。 就是因为纸壳子弹的运用,大明火枪手才能做到一分钟一发,精锐火枪手能达到50秒甚至更短时间一发。 否则的话,三五分钟一发都很正常。 因为实战当中太多干扰,而且情绪紧张容易手忙脚乱。 现代人用老式火绳枪进行测试,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在不用纸壳子弹的前提下,如果全程不出现一点失误,最快速度能打到二十几秒一发。 木盒里还有个小袋,装着已经造好的纸壳铅弹。 眼前这把火枪是特制的,甚至在枪把手处,还镶嵌着金银丝和宝石。 而且,是前装燧发枪! 完颜宗辅惊讶之余,质问道:“敢问明国太子,这也算骑射吗?” 朱铭反问:“骑马放铳,不是骑射是什么?” 完颜宗辅顿时语塞。 “披甲!” “是!” 并非给哪个人披甲,而是给靶子披甲。 太子节俭,用的全是被淘汰札甲。锈迹斑斑的甲片重新缀在一起,虽然用于打仗很拉跨,但拿来试射却没啥问题。 朱铭先是将燧发枪竖起,接着将纸壳子弹塞入,用捅条捅实之后就翻身上马。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