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2/4页)

“好,不过一荒僻之地太守,我这便上书皇上,让他下旨封他个东莱郡太守职务,免得那些无聊人又去拉拢他。”何进嗤然笑着说道。

一个太守在何进眼里算不得什么。可对朝中无数人来讲那是一个实缺肥缺,就算再荒僻一个太守都是一方土皇帝了。

何进说干紧干。他兴冲冲地便赶紧写上奏折,顺便让荀攸将陈默一年多来的功勋一一细细写了出来,他便赶忙往皇宫中赶去。

在何进离开大将军府后,荀攸嘴角微微一跳冷声说道:

“陈天行琴音中傲然独立,那会与他人蝇营狗苟,不过这样就混到个太守职务。这倒是出乎预料;

何进不想宦官与世家得到陈默这样名声正起的人,看来他们距离撕破脸皮也不算久远了,可现如今天下动荡逐渐加剧,那太平教便是一切祸端,可惜掌权者皆不想上报此事。奈何,奈何。。。。。。”

陈默的宅院内,太史慈与武安国正津津乐道地说起今日他们四处听到的消息,不论酒馆茶寮还是街上,唯一的话题便是陈默一曲仙音的事情;

陈默听得却大为纠结,这样一来他这些天倒是不敢四处乱窜了,可他还得在洛阳听候差遣,要不然他直接便回转北海便是。

“大人,怎么名声大了你还愁眉不展的,若是我等必定在心里笑开花了。”武安国看着陈默纠结的脸便笑着说道。

“名声累人,尤其虚名更是如此,你我皆是武将,要此虚名有何意义?”陈默从桌上拿起水壶灌了一大口说道。

不过弹奏古琴那么一点点事情,对于陈默来讲没啥意思,他若是展现出绘画和书法能力,估计整个天下都会为之惊叹不已了。

他觉得是虚名,可大汉末期恰恰便是需要虚名的时候,无数徒有虚名的人身居高位,有能耐有智谋的人却只能为人打下手,那荀攸智商比起杀猪匠出身的何进高出数倍,眼光独到智计百出,他现在依旧只能在何进手下当个侍郎而已。

无数酸儒名士充当一方父母官,就如焦和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除了名气不错能够有何作为。

陈默的名声从洛阳逐渐再次向外扩散,人们大多数时候提及的都是琴而很少提及他的战功,足可见士人们对名声的看法有多么偏颇。

太史慈与武安国都是打定主意跟随陈默的人,就算一时被焦和算计他们也不在乎,陈默说过有机会他们也就耐心等着,第二天一大早,陈家门前便来了个传圣旨的小黄门。

“奉天承运大汉皇帝诏曰:光和六年,大将军奏报有北海国郡都尉陈默屡立战功,经查皆属实,凡我大汉官吏有功者赏,今下旨擢升陈默为东莱郡太守,秩比一千三百石,接旨后即刻赶往东莱任职不得有误。”

陈默接过圣旨让太史慈塞了几块铜锭给小黄门,一想到铜块便是金,陈默就大笑不已,幸好不是花费他手中的黄金,这铜就算到了现实大不了也就几千元一吨,要早知道会混到汉朝来,他早就买上几万吨黄铜来发财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陈太守,皇上的圣旨已经传达了,上面写得很清楚,要你即刻赶往东莱任职。”小黄门接过铜锭便笑着说道。

“可知为何皇上会让陈某担任东莱太守么?”陈默再次塞了一块铜锭到小黄门宽大的袍袖中问道。

“据说是大将军昨日紧急上书为大人求的官,陈大人还是赶紧点吧,若是大将军知道你还在逗留会生气的。”小黄门笑道。

陈默点了点头招过他在这洛阳城的门房,交代一通留下足够数年所用的铜锭,他带上太史慈与武安国便迅速骑马出了洛阳城。

一任地方太守还是每年可收入一千三百石的大官,按照此时汉灵帝卖官的说法,就算正式上任的任免官员都得交买官费用,那可是一千三百万钱,大马车可都是得拉上几大车的杂质铜块啊;

陈默当太守居然没有要求交买官费,虽说陈默不在乎这个价钱,可能不出却是更好的事情,尤其这太守便和孔融一般职务,只是陈默的俸禄要少一点,陈默却总算有了一个不论什么都说了算的地方了。

陈默三人日夜兼程,不过十数日便赶到了青州,拜竭了一脸郁闷的焦和之后,三人又赶往北海国与孔融交代了一声,这才径直赶往东莱郡太守府所在的黄县。

东莱郡下属十三个县人口约有百万左右,这些县的县令县丞与陈默都很熟悉,听闻是他前来担任太守,大家都是欣喜若狂,自从有了陈默统兵,东莱虽然达不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却也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