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2/4页)

过去分五成,今后生意都由宝珠张罗着,我只分钱儿便是,若生意稳妥,本钱迟早能收回来,余下若有多的,总也是宝珠自己的本事。若她没本事,我就是要着五成,也收不回本儿。”

宝珠抿着嘴儿,心里感动的一塌糊涂,可她偏又说不出矫情的话,只一脸严肃去瞧他,刚想开口,冷不妨被陈翠喜冷冷一瞥,她笑着去拍贺兰锦肩膀,“今个就在婶子屋里吃吧?”

贺兰锦笑着推辞,“不了,铺子刚定下,婶子和宝珠还得好好筹备着明个买铺子的事儿。”瞅一眼外头,起身告着辞:“这就回屋去备银子,婶子跟宝珠安心歇着吧。”

陈翠喜唉哟一声,忙去送他,一路欢欢喜喜地说着感谢的话儿,直将他送到大门外,才小跑着进屋咧宝珠,“这娃儿,方才姑不拦你,你还想说啥?”

宝珠吐吐舌头,“三七分成是不是太黑了些,贺兰哥哥出了那么多钱儿,心里总觉得十分亏欠他。”

陈翠喜伸出一根手指重重戳她脑门一下,“这娃儿,心忒实在人家屋开了那多铺子,还差每年那点分成?姑是给你争好处哩,懂不懂”半晌,又咧开嘴笑的舒畅,“你这娃儿算是托你大哥的福,遇上贵人了,啧啧,一百多两,说拿就拿,可真是咱的财神爷赶明赶紧把铺子买到手才安了心哟”

积德沉着一张脸儿从厢房出来,气呼呼地质问她娘:“为啥非要他出钱儿?咱屋拿不出一百两来么”

陈翠喜气的半晌说不出话来,怒极反笑:“你个臭小子当你老娘是开金铺子的呀?哪里还来的一百两?前头买新屋已经花了个净,就等着你爹过些时候拿钱儿回来养活你哩”

他脸一红,不服气地说:“待我明年中了秀才,将来咱屋多的是钱儿”

陈翠喜“扑哧”笑出声,“再等个几年的吧,看看娘跟你爹能不能享上你的福”

这一晚,因着铺子的事有了门路,宝珠心头正高兴着,兴奋的也没睡意,忍不住又跟她姑谈起往后的生意,听得陈翠喜也激动万分,姑侄两个凑到一块直聊到深夜。

第二日,他们早早汇合了贺兰锦,一同去买主的朋友刘某府上,得知是来买铺面的,刘家老爷夫人两个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几个。

宝珠咂咂嘴儿,感叹着老秀才奇怪的要求,跟刘老爷大抵说了说自个儿从小识字念书的过程,他听了半晌,点点头,吩咐下人去取一副字画儿来,说是铺子主人极为欣赏的一副字,他走时交代的,买主须得念的出那幅字,最好也谈谈自个儿的见解。

宝珠心里暗自紧张着,这要求对于当下读书人来说,算不得难事,可自个儿充其量也只是识些字的半吊子,心里哀叹着果然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铺子虽好,要买到手,难度却不小。

待字画展开来,宝珠才细细去瞧上头写的字,贺兰锦和陈翠喜在旁都不住替他捏一把汗,贺兰锦几次想开口,都被刘家老爷用眼神严厉地制止了。

宝珠瞧了不大会儿,稍稍定了心,尽管字儿写的甚是潦草,可她这一世跟着魏伯习字习的是繁体字,细细辨认了一下,倒也上下文一气贯通地读完了,剩下的,也就是在心头琢磨一番自个的看法。

刘老爷见她脸上还带着些犹疑,一直琢磨着却迟迟不肯开口,便呵呵笑着抚了抚胡须,问她:“女娃子可瞧出意思来了?莫怕,只管将看法说出来就是了。”

宝珠点点头,说起来,这个时代自唐朝以后出现了与后世不同的分支,唐朝前的历史倒是能重合的,而这篇文言文前世初中时便学了,她多少记得些意思,可在座就有两个读书人,浅显的见解恐怕还不能让他满意,少不得要说些深层的心得体会,思及此,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开了口。

“这是一幅书法字画儿,乃是唐代刘禹锡所著,意思是说,山不在乎多高,有了神仙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乎多深,有龙就显得有灵气。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不过,只要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会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在这里与我谈笑来往的人都是知识渊博的人,没有一个是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古琴,潜心阅读佛经。既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鼓,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有什么简陋的呢?”

解释的规规矩矩,一字不差,刘老爷赞赏地频频点着头,看向宝珠的目光里多了些期许,宝珠笑笑,又说:“我读的书不多,粗粗看下来,只觉得文里的意境极好,虽处在陋室,却能怡然自得,甘于淡泊,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