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2/4页)

那样的事情怎可能总是发生,巴原上各城寨居民的生活大多仍是简单而朴素的,不少人家都愿意给行路的虎娃提供帮助,比如让他在仓房中留宿,给他一碗水、一顿饭。

其实虎娃未必需要那间仓房、那碗水或那顿饭,但有时候他更愿意离开山野行走在人烟中。人于世间从来都不是独自存在的,总要与其他的人或事物发生各种交流与联系,才能感觉到存在。

虎娃很感谢这一路上给他提供帮助与方便的人们,作为报答或者说报酬,他也会帮那些人家做些修补院墙、砍柴挑水之类的活计。虎娃很能干,比任何一位普通的壮劳力都要能干,但他未再显露过神通法力,有武丁功修为在身,砍柴挑水也用不着什么其他的神通。

倒是那些村寨人家很惊讶甚至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这孩子真的太朴实了,又怎么让一个孩子帮他们干那样的重活?有人甚至在感慨,是因为什么事,让这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呢?

假如他是一个失去家园与亲人的流氓,恰好流落至此,那么能将其留下也挺不错呀。不少朴素的乡民都动过这个心思、这样开口询问过,要么就想把他当儿子养了,要么有些人家正好有合适的姑娘、可以许配给他。(未完待续。。)

ps: 不好意思,今天更新的字数很少,争取明天补回来。没什么别的借口,就是我偷懒了,中午跑出去吃好吃的喝酒了。请大家原谅,祝大家假日快乐!

008、走在路上的娃(下)

虎娃并没有停留,他告诉一路上曾好心挽留他的人家,自己只是走在路的人。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过路的人,因为过路人总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他只是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假如虎娃想留在某处悄然定居,像白溪村那样的地方完全就可以,也不必再跋涉,可如果是那样,他又何必离开蛮荒远行?

当年盘瓠将虎娃带到太昊遗迹之前,他其实就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山神没有告诉他目的地在哪里,只是让他行遍巴原列国,有一些地方需要小心、而另一些地方可以去看看。虎娃并不是刻意要到哪里去寻找什么,收获路途上的所有经历,便是他离开蛮荒的修行。

这条路上的虎娃是孤独的,甚至常常觉得茫然无助,就这样独自踏上漫漫长途,眼前迎来的总是陌生的世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实在有些残酷。

以他的修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存下去、能照顾自己和盘瓠。可是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行于苍茫天地中的那种感受,便是他经常离开山野走入人烟的原因。

虎娃觉得寂寞,但他并不空虚,一个人假如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就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虎娃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才能一步步完成他的愿望。在山野中独自修炼时,虎娃终于有闲暇去做一件他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便是炼化他的石头蛋。

虎娃先将两枚石头蛋炼化为一枚石头蛋,以合器融炼之法。山神曾告诉他可以这样做,但没有教他怎么去做。随着修为更进,也伴随着对层层境界中所蕴含的大道玄理的体悟,虎娃自行掌握了,这就像一株树木在成长,扎根于大地的主干上自然便生出枝叶。

接着虎娃又取出第三枚、第四枚石头蛋。皆融炼入同一枚法器之中,都是很自然的就成功了。以虎娃的四境修为,只能炼制下品法器,除了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还不能赋予法器更多的神通妙用。

虎娃的石头蛋以这样一种手法炼制,并没有超出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却能在御器时分化而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既巧妙而又最笨的思路。之所以说笨,因为几乎没人会这样炼制法器,他的随身法器总是处于既完成又没有完成的状态。每次融炼入一枚新的石头蛋,就相当于一次重新的炼器。

一位四境修士炼制法器的成功率不会太高,首先要寻找到合适飞天材地宝,耗费法力与时日将之物性凝练精纯,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损毁,再将之炼成真正能与身心相合的法器,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败。

假如有一名四境修士经过精心准备,炼制两件法器能成功一件。那说明他的修为根基已经相当扎实、炼器手法已经相当精纯了。但就算是这样,假如像虎娃这么炼器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理论上来讲,假如炼成一枚石头蛋成功的可能性是一半。连续融炼两枚皆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四分之一,三枚便是八分之一,若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成功,终究会前功尽弃。但假如他耗费同样的精力和心血分别炼器八十一次。恐怕已能成功地得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