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 (第2/4页)

兴兵进犯,我又何必去主动攻伐?国人皆赞为我贤明仁德之君,我非好战、亦非好杀人。

诚如圣后所说,如今是对方攻伐巴室国的良机,那么该着急的人并非是我。不论樊室国会不会举兵,帛让是一定想动手的,说不定已派使者前往樊都商谈结盟之事。而我派出的使者,数月前就已去了樊都;待我回到巴都,使者也应该带着消息回来了。”

少务可从来不会被动等待什么事情的发生,早就环环相扣做好了各种准备。决定对郑室国残境动手时,他就派出使者去了樊室国。使者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劝说樊君不要与帛室国结盟,只要樊君答应这个条件,其他的事都好商量。

少务早就料到,帛让必不能眼看着巴室国继续扩张,也绝不会坐以待毙,瞅准时机肯定会动手,而且动手之前也肯定会与樊室国结盟。少务已派到使者樊都,许给樊君各种好处。

假如樊君目光短浅,因此拒绝与帛室国结盟联兵,当然是最佳的结果。就算最终未能阻止两国结盟,那么退而求其次,少务也算插手搅和了一把,能起到拖延作用,使两国结盟没那么顺利。

假如樊君稍微动了点私心,见少务送来这么多好处,说不定会向帛室国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一来二去都会耗费时日。(未完待续。。)

042、着急的不是我(下)

樊室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其疆域被纵横交错的山脉切割成很多块小平原,就像一面棋盘,各城廓散布其间。其天然的地势便易守难攻,想攻打樊室国将遭遇一层层的关隘阻拦,只能耐心地一片片蚕食推进,大军还有很大可能会陷在里面、难以快速机动或回撤。

但是另一方面,樊室国想紧急征召调集大军也很不方便,因为其国土被分成了很多片,彼此之间交通往来不便,进行战争准备需要很长时间,假如发动远征,解决后勤辎重也是一大难题。

所以樊室国近年来的国策,是尽量保持相对中立,看似超然时外,很少主动卷入什么冲突。所以当年的百川城之会,就特意安排在樊室国境内举行。

而帛室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原先的巴原五国中,论国力帛室国仅次于巴室国,而且它的疆域广大,人口也与巴室国相当。国君帛让在位已有近三十年,其人拥有五境修为,仍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在位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暗中蓄势。

帛室国的常备军阵,数量并没有超过巴室国,但若下达战争总动员令,短期内也可以扩募数目更庞大的军队。帛室**中最精锐的野战主力,号称灵兽骑兵,这支军队是帛让在位时亲手组建的,与众兽山颇有渊源。

巴原上的战争,将士们通常并不直接骑马冲杀,而是驾驭马拉的战车,这样冲击力很强也便于使用武器,但限制了机动性,在复杂的地形则很难摆开战车列阵冲杀。帛让这些年来一直托众兽山在豢养灵兽,大部分所谓的灵兽其实就是战马,却能让将士直接骑乘作战,而且与后世常见的骑兵有所不同。

就算再大的本事,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让禽兽开启灵智成为妖修。但众兽山自有传承秘法专修神识,平时能训练禽兽听从各种指令,甚至直接用神识控制禽兽的意识。他们能训练出用在各种场合的禽兽,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用在战场上。

说起来,为虎娃拉车的那两匹白马,如今也算得上是这等灵兽了。那两匹马能听懂虎娃的指令,也服用过各种灵药,速度和耐力皆很惊人。假如虎娃需要直接骑马作战,其配合也能达到近乎人骑合一的程度。

帛室国中的灵兽骑兵数量虽不多,但战斗力非常强大。用于攻城可能不太划算,但在列阵野战中却是制胜法宝。

如今论国力当然是的巴室国更强,这也是战斗力的长久保障,但它与真正的军事实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如今的巴原上,尚有实力与少务一战的就是帛让,帛室国就算不能彻底击败巴室国,但也可能撕下一大块肉,在此消彼长中遏制巴室国的扩张势头。

在几年前的国战中,帛室国也趁机显露爪牙。发兵攻占了郑室国的好几座城廓。少务当时表现的很克制,并没有与帛室国发生冲突,也默认了帛让所占的便宜。

时至今日,少务显然也没打算主动出击。方才命煞已将形势说得很清楚。着急想抓住战机的是帛让,而少务又何必着急呢?刚刚平定了相室国与郑室国,巴室国还须消化胜利成果,就算这一战不可避免。少务也是能拖就拖。

而且少务方才的反问,意思很明确,他继位以来。可曾兴不义之师、行不信之事?当然没有!当年的国战是相穷先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