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2/4页)

调任了。也不用再和这个二百五千户打交道了。”

吴世恭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以后,屁股还没有坐热。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千户所的军户和当地的农民已经发生了冲突,现在,双方已经开始聚集人手,就要发生大规模的械斗了。

吴世恭得到消息以后,连忙带着一大队兵丁,赶到了现场,先让兵丁们把已经要一触即发的对峙双方给隔开。

吴世恭毕竟是有官身的人,看到了有官员出面,那些军户和农民就你一句,我一语地和吴世恭说着自己的道理。吴世恭从他们的话中,总算是明白了他们对峙的原因。

原来,他们争夺的就是水源问题。我们已经知道,现在的千户所的农田附近,有着丘陵,那地势一定是比较高的。本来因为小镇旁边的河流中,也修建了几道沟渠引水到千户所的农田那里,所以,取水的问题还不大。

可是现在旱灾了。河流附近农田里的农民,害怕河流中的水不够用,所以就要截断通往千户所农田沟渠中的水。那千户所的军户怎么会让他们截断呢?双方的矛盾就在这里。

没有多大功夫,得到消息的齐县令,带着衙役也赶到了这里。而姚员外这些当地的士绅也赶到了。于是,在齐县令的主持下,双方就开始了调解工作。

到了最后,还是吴世恭拿出了主意:“各位员外,本官也知道这灾情一来,许多人就乱了方寸。可是,本官方才看了河流的情况,觉得那水流还是可以满足附近农田的供水的。”

“本官是这么想的:现在就把我们千户所的军户和各位员外手中的佃农全部组织起来,一同疏通河道,开挖沟渠。尽量保住附近所有的农田。那总比颗粒无收的好。”

“万一这个旱灾更严重了,河流里的水流也小了。那么,地势高的农田就先放弃。就算是先放弃我们千户所的农田,本官也认了。”

姚员外他们交头接耳了一会儿,觉得吴世恭这个主意还是很公平的。于是,也就都答应了下来。

最后,还是在吴世恭的提议之下,吴世恭和这些士绅,多的出三、五百石粮食,少的出一、二百石粮食。凑了二千石粮食,组建了一个义仓,准备救济那些农民。保证让他们在这个灾年不会被饿死。

那义仓的地点就设在千户所堡垒里。除了这里防守严密,比较安全以外。齐县令和姚员外这些士绅也看出来了:吴世恭这个人虽然平时表现好象有些二百五。但是,他其实还是很讲道理的。

在解决了这里的麻烦以后,那齐县令就匆匆地离开了。现在这县里,为了水源而发生械斗的事,可不是一处两处的。齐县令还忙着到其它地方去灭火呢。

千户所的军户和地方上的农民,知道了这个协议以后,人心都安定了下来。毕竟在这个灾年中,他们不会饿死了。于是,他们都在吴世恭和姚员外这些士绅的组织之下,开始了抗旱自救的工作。

第九十四章取银子

旱情越来越严重了。吴世恭现在反而和姚员外他们这些士绅抱成了团。姚员外他们几次和相邻的地界发生了水源争执,每当那个时候,吴世恭总是出动了兵丁来威慑对方。

但是,吴世恭威慑的效果似乎越来越差了。看到兵丁们每次只是阻拦着械斗,也不动手,仿佛就象是群稻草人一样。相邻地界中有些人就胆大了起来,也不断地鼓动着本地界的百姓来闹。

见到了情况似乎有些失控的样子。某一天,吴世恭带着马队和兵丁,在姚员外他们派出的,熟悉当地情况的人的带领下,统一行动,把那些教唆和闹的最凶的十几个人抓了起来,一起砍头示众。

这下子,立刻风平浪静。吴世恭也在以后这些日子里,天天派出马队在附近巡逻威慑。这样一来,这里反而在吴世恭的高压之下,恢复了秩序。而这一片地界,也成为了整个县城里,抗旱自救工作搞得最好的地方。

当然,这些人命就由姚员外报到了齐县令那儿。他是这么和齐县令说的:“这十几个败类都是被乡间的义民所杀,也不知道杀他们的义民是何人?”

可是,齐县令眼开眼闭是一回事,他当然也有渠道知道:杀这十几个人的是吴世恭的兵丁。所以,这让他很不爽。

齐县令不是觉得吴世恭的做法不对。虽然齐县令可能做不到吴世恭这样的杀伐果断,但是,他也明白在这个非常时期,还是需要雷霆手段的。

齐县令对吴世恭不爽的地方就是:在这个县里,能操持平民百姓生杀大权的只有,也只能够是齐县令一个人。而现在吴世恭杀了人倒也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