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2/4页)

到薛永利车队附近的有些乱民得到了这个消息。这些乱民这时候也没有了吃的,他们也纷纷来投降。

薛永利对于投降的乱民是一概接受,反正人多力量大,只要把这些粮食和物资运送到千户所堡垒以后,再把这些乱民赶走就行了。

当清晨,薛永利押送着这些乱民,把这些物资运送到千户所堡垒以后,薛永利就把这些乱民赶出了千户所堡垒,让他们自生自灭。

可是,这些乱民都不肯走了。这些乱民大多数都是汝宁府和开封府的人,如果要回家,也是起码要走上一天的路程。而这一路上同样的没有任何吃的。就算是他们能够熬回家乡又怎么样呢?他们的家乡也同样没有吃的。他们照样面对饿死的命运。

而在刚才,这些乱民把物资运送到千户所堡垒的仓库时,看到了千户所堡垒里堆满了粮食,在这个时候,就是让他们在千户所堡垒里做牛做马都愿意啊。所以,这些乱民都聚在千户所堡垒所在的小山坡下面不肯走。

更雪上加霜的是:当圣灵会乱民大营炸开以后,逃跑的一些乱民,经过了齐县令这个县城。一开始,齐县令这个县城生怕这些乱民有什么举动,所以从上到下都是如临大敌。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发现这些经过的乱民都是些惊弓之鸟。那周巡是十分的胆大,他不顾齐县令和李禄的劝阻,带着一百名兵丁主动出击。

看到周巡这些兵丁气势汹汹地杀过来,那些乱民是又累又饿,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在被周巡捅翻了几个乱民以后,其他的一些乱民也都跪地投降。这下子,周巡就一下子俘虏了一百多个乱民。

周巡也是有些小心思的,他这时候就不愿意把这些俘虏押回齐县令的县城,把功劳让给齐县令和李禄了。看看路上也没有什么危险,齐县令的县城和千户所堡垒的路又不远,周巡就想把这些俘虏押回千户所堡垒。

可在周巡他们押送的路途中,一些已经饿得受不了的俘虏,就向押送的兵丁求些食物。这些兵丁都是本地人,和那些俘虏都是本乡本土的,本地话一说,有些心软的兵丁,就把随身带着的干粮扔给了那些俘虏吃。

可是,这样的举动做出来以后,也发生了和薛永利那儿一样的情况,俘虏是越聚越多。到了千户所堡垒的时候,已经聚起了近六百名俘虏。

而这个时候,薛永利已经把自己押送的那些乱民给赶到了小山坡下,周巡也从千户所堡垒中派出来迎接他的人的口中,知道了真实的情况。于是,周巡就把这些俘虏扔进了薛永利那些赶走的乱民中,也就不管不顾地自己回齐县令这个县城了。

更不妙的情况还在后头,这些乱民虽然不敢上小山坡。但是,他们在小山坡下的哀求声是十分的响亮,都传到千户所堡垒内宅中,吴世恭那几位夫人的耳朵里。

传到她们耳朵里的时候,正好是开午饭的时候,女人家就是心软,她们就吩咐下来:“在赶走这些乱民之前,就给他们吃些粥吧。”

可这粥一施,这些乱民就更不肯走了。而且更为麻烦的是,得到消息的,在附近躲藏的乱民,都向着千户所堡垒这里聚了过来。所以,吴世恭回来的路途中,才会碰到:这种几乎没有遇到什么乱民的情况。这些乱民现在都基本上聚在千户所堡垒小山坡下面呢。

听了薛永利介绍了情况,吴世恭皱着眉头,摸了摸下巴心想道:“这倒确实是个麻烦事。”

第一百二十一章点上三炷香

正在吴世恭伤脑筋的时候,他看到一群军户们抬着几十大锅粥,又要开千户所堡垒的大门去施粥。

“怎么回事?”见到吴世恭眼中的问号,薛永利代替吴世恭向这些军户问道。

一个领头的军户连忙上前禀告说:“禀告千户大人,利爷。夫人们的吩咐,让小的们再去施粥去。”

吴世恭眉头锁得更紧了。心想道:“这帮心软的娘们,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这样施粥下去,这帮乱民不是更不肯走了吗?”

可是,当着这些军户的面,吴世恭也不好说些什么。他挥了挥手,意思是让这些军户去施粥吧。那领头的军户得到了命令以后,再施了一礼,带着那些军户出千户所堡垒的大门去了。

吴世恭心想道:“有什么事,还是回内宅再说吧。”于是,吴世恭向薛永利点点头,接着就向内宅走去。

看到了吴世恭进了内宅,有一个女子就上前向吴世恭一福道:“老爷!”

吴世恭有些奇怪。平时他外出回来以后,他的四位夫人都会到内宅门口迎接的。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