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腰。

但是周延儒不知道的是,在他的那叠私信中,有几封信却完全地影响了明末的历史。

老东林党员侯恂接到周延儒的信后,他立刻就给自己的床伴左良玉升了官,并且让左良玉领军出征辽东,去救援大凌河城。

可这一举动,就把明末被朝廷视为柱石,被百姓视为禽兽的左良玉给放了出去了。

而周延儒的亲信,登莱巡抚孙元化接到这封私信以后,就立刻把自己的亲信将领孔有德等从东江镇带来的军将,让他们率领着驻扎在登莱的辽东东江兵去关外援助辽东明军。

而孔有德他们有什么令人恶心的表演呢?这在以后叙述。

当河南巡抚接到周延儒的信以后,他根本就没有加什么考虑,立刻就答应了把吴世恭给派出去。在河南巡抚看来,那些武官,不就是自己这些文官升官发财的工具吗?

可是把汝宁府守备吴世恭放出去后会怎么样呢?

第二百三十七章制定军事计划

而这时候的吴世恭,就在自己的府第中准备着这矿山攻略呢。幸好这时候是明朝,没有电话和e-mail,消息传递得是特别的慢,等到吴世恭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也已经到了崇祯四年的十月了。

那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而现在的吴世恭,正集合着自己身边的武官,制定着抢占矿区的军事计划呢。

因为以前对南阳府并没有什么关注,而山川司成立的时间又短,所以吴世恭这里并没有那个矿区的详细地图。不过在薛志农的努力之下,还是拿出了一份简易地图。而这张简易地图,在现在也帮了吴世恭的大忙了。

而在在座的那些武官眼中,就一眼看出了这场战斗的关键点。那就是在拥有矿区的这个山区中,一个叫大槐村的村庄。

这大槐村就在这个山区中心的一个山谷中,基本上遏制住了这个山区的通道。如果占据这个村庄,那么那些矿工就不可以很方便地聚集起来,也不可以很方便地在山区中来回调动。

更为宝贵的是,如果占据了这个大槐村,那么半个铁矿和全部的硝石矿都将露在吴世恭的这一边。只要派一支部队驻守在大槐村之内,吴世恭的军队就可以很放心地扫荡自己这边的矿区,把这些矿区都捏在自己的手中。

因为吴世恭这次军事行动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所以做最坏打算的话,只要占有了这半个铁矿和全部的硝石矿,那么这次军事行动也算是勉强的成功了。而另外半个铁矿,完全可以在以后慢慢占领。

但是要前往大槐村,就要穿过半个山区,走的又是山路,所以是大部队的话,行军的速度绝对不会快。

而这次吴世恭抢占大槐村的作战思想就是要快速和隐蔽。因为绝对不能够让那些作乱的矿工,在大槐村这个关键据点集结太多的人马。否则的话,就可能陷入和那些作乱矿工旷日持久的作战中去。

但是这个山区都住着矿工和他们的家属,吴世恭的军队也就是在外线作战。所以为了快速和隐蔽,就只能够派出一支小部队过去。

而且这支小部队又不能够是骑兵,因为抢占了大槐村以后,这支小部队还要在大槐村驻扎下来,抵御那些作乱的矿工可能的反扑至少一天,等到汝宁营主力的到达。

因此,吴世恭最终决定,从身边直属的机动军团的步兵千人队中,抽调出五个百人队,乘坐着大车执行这次的军事行动。幸好,那些山路也要运送铁矿石出矿区的,所以那条山路还是能够通行大车的。

至于这次出兵的总兵力,最后吴世恭决定把步兵的那个千人队全部出动,再出动各个地方部队在吴世恭这里集合训练的那四个百人队。还有骑兵的两个百人队。因为在山区中,骑兵的作用并不十分大。

另外作为火力支援的,还有炮队的四门三磅火炮与部队一同行动。所以,总兵力为一千六百五十几人。

至于各个部队的安排是这样确定的。作为前锋的五个百人队将由赫飞为统领,书墨为副统领。

因为赫飞也求过吴世恭几回了,他回到亲兵队以后,他的训练表现也挺好,所以这次吴世恭也就给了赫飞和当时和赫飞一同回亲兵队的那些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在这次作战中可以将功补过。

而书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先锋占领了大槐村以后,书墨要在大槐村主持防御,直到身后的主力的到来。

说实话,吴世恭对书墨那种天生的胆小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书墨确实是吴世恭手下防守最好的一名武官。再说,书墨如果一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