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2/4页)

内阁送到兵部,再从兵部下发公文到河南巡抚衙门,这个过程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对于现在的吴世恭来说,自己越早知道这调兵的时间越好,这也可以让自己早做准备,不会来个措手不及。

而既然这已经是关于汝宁营生死存亡的大事了,吴世恭也就不再考虑薛志农山川司的苦衷了,他也向薛志农也下达了死命令,要薛志农要绝对完成自己所交待的任务。

可薛志农接受了这个死命令以后,却是愁眉不展。那山川司的成立又没有多久,也只是在汝宁府和归德府有些势力,根本就没有在河南省会开封城打开局面,更不用说在京城中枢那里了。

而这一时三刻的,就是花费银子,到河南各个衙门收买些官吏和下人都来不及。想来想去,薛志农也只想出了一个方法,推出那位还没有培训好的唐媚,想方法把她送进河南巡抚的家里,让唐媚去了解那道调动吴世恭的命令吧。

说干就干,这“美人计”的操作虽然有些复杂,可是说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薛志农利用李妈妈在风月界的关系,把唐媚送到了开封城的一家青楼里去挂牌。

然后薛志农在那家青楼里大许好处,让那家青楼的老鸨把唐媚送到了一次官员的聚会场所,并抛出了唐媚想从良,委身为在座官员的想法。

对于当时青楼里的姑娘来说,这种想法倒也是常态,所以薛志农的这次安排,也没有造成任何人的怀疑。这唐媚也有着南国姑娘的千娇百媚,又有扬州花牌的名声。在这个时代,真是花牌里的名牌。要贴上谨防假冒的标签的。

所以很顺利的,唐媚就被在场的一位官员看中了。可是薛志农安排得了过程,却控制不了结果。看中唐媚的,竟然就是河南监军大人——肖月桂肖公公!?

知道唐媚竟然把美人计用到了一位太监身上,薛志农直感到秋风凛冽,浑身发寒。可是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薛志农也只好硬着头皮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他的姑爷——吴世恭。

可让薛志农没想到的是,吴世恭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并没有生气,只是微笑着一副饶有兴致的表情。薛志农不知道吴世恭正在想道:“当时那京城里的秦公公会说浑段子,而这个肖公公也会娶老婆,看起来这明朝的太监可是身残志坚啊!”

吴世恭和薛志农都不知道是,在明朝当时,太监除了在宫中找对食意外,在民间娶妻和娶小妾也是很寻常的。对于这件事,吴世恭和薛志农倒有些大惊小怪了。

不过吴世恭没有责怪薛志农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肖公公也是有资格获得吴世恭调兵命令的官员之一,唐媚到了肖公公的府上,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的。至于唐媚的生活幸福?说实在话,现在的吴世恭,连唐媚的模样和姓名都不知道了。他难道还会管唐媚的生活幸福吗?

第二百五十一章早做准备

在等着开封城消息的那段时间里,吴世恭也没有闲着,他开始抓紧时间,做着一切自己出征以后的准备。

吴世恭这次出征,想带走的人马并不多。因为吴世恭的额定兵员也就是二千二百人,还有一千出头还是以前那个千户所的军户。所以这次吴世恭就是把自己的人马全部带上,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千两百人。

而吴世恭也确实准备带走自己的额定兵员。除了亲兵队以外,吴世恭准备带走五个骑兵百人队和五个机动步兵百人队,再加上炮队带走十门三磅的火炮,这样加起来就有一千三百多人。

这次出征,吴世恭并不准备带太多的火炮。本来就是救援后金军围城的,又不是去攻城,这火炮带得太多也没有意义。而三磅的火炮,即可以在野战中起作用,在攻城中也有一定的威力,所以带上这些火炮也就足够了。因此,吴世恭这次也把自己千辛万苦造出来的两门六磅的火炮都留在了家里。

而之所以吴世恭不带上所有的骑兵,主要的原因还是吴世恭对自己的这次出征前景很不看好。明军这么多有名的军队都被后金军给打败了,就凭着吴世恭这一千三百多人就想着力挽狂澜?那简直就是做梦想屁吃的事。

所以很令人难于启齿的是,吴世恭带着自己的军队,就是想着万一明军被打败以后,吴世恭可以带着自己的军队可以顺利逃跑的。

而如果吴世恭带上了所有的骑兵,在逃跑的速度上却会下降很多,这也是和吴世恭的本意相违背的。

这理由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在冷兵器时代,这骑兵的机动速度不是最快的吗?怎么会全部骑兵以后,逃跑的速度反而下降了呢?

其实这是吴世恭反复演习得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