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2/4页)

欢迎。不愿意延长服役的,本官也绝对不会勉强。不过,退役的弟兄都会转到地方的民团中,万一打仗,这还需要退役的弟兄保卫家乡的哦!”

“这具体的退役条例,将会在以后详细向各位弟兄公布。但是这政策是肯定会实行的。”

其实吴世恭的军队成立到现在,吴世恭已经听到了一些军官的反映,自己的有些兵丁,甚至有些军官在长年累月的紧张的军事训练中,在生死存亡的战斗中,都有了些厌战情绪。

因此,这次吴世恭也就顺势推出了退役的事宜。有了退役的保证,兵丁逃离危险的战争也就有了一些盼头。这对安定自己汝宁营的军心也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

再说,在汝宁营中形成合理的兵丁流动,对于壮大吴世恭的实力也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因为通过兵丁的流动,接受完整军事训练的兵丁数量也会增多。而那些退役的兵丁,也将会在地方上的民团中成为军事骨干,以此组成汝宁营的预备役军队,隐性的扩充了吴世恭的军队数量和实力。

还有一点是只有吴世恭自己心中有数的。这马上就要天下大乱了,这战争频发,那些退役的兵丁其实根本没有可能完全退役。吴世恭也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空心汤团吃。

但吴世恭对于这些兵丁的关心可以说是到位了。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那些退役的兵丁最多感叹自己的命不好,再怎么样,也责怪不到吴世恭的身上。

不过吴世恭的这番话,却没有引起兵丁们很大的反响。他们不是不愿意接受吴世恭的这个政策。毕竟不是所有的兵丁都喜欢在战争中用自己的生命来博个富贵前程的,绝大多数的兵丁还是希望过一个安稳的日子。因此,对吴世恭的这个政策,兵丁们还是很欢迎的。

但是很多兵丁也习惯了当兵吃饷的生活,他们想到了自己万一退役以后,当拿不到军饷以后,他们和他们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办呢?难道又要回到过去的苦日子里去了吗?

好象知道自己兵丁的想法,吴世恭接着说道:“所有退役的兵丁也不用担心,本官是不会把你们撒手不管的。”

“以后兵丁发放的军饷可以有两种领取方式,一种就是全额发放,就象现在一样,一种就是只领取七成,而且这军饷的领取,也是银子和粮票相结合的方式。”

“选择第二种领取方式的弟兄,可以在退役以后,每人按照家人的状况和在汝宁营的职位高低,到本官这里领取二十亩以上的土地归本人所有。只要向本官缴纳一成收成的土地常例,这土地就可以世代相传。”

吴世恭的话,立刻在兵丁中引起轰动。能够自己拥有土地,就算是挂靠在吴世恭的名下,对于大多数是农民出身的兵丁来说,都是一种极大幸福的事。

其实兵丁们扣除的军饷,相对于那些土地的价格来说,这数量是相当少的,看起来好象是吴世恭吃了大亏。

可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也因为如果没有吴世恭庇护的话,那些退役兵丁拥有的土地也会有被夺去的危险,所以这些人将会有意无意地成为吴世恭的死忠。

再说,吴世恭除了近期内减少了军饷的发放以外,也将在军饷的发放中,加大粮票的发放额度。这对吴世恭节省手中的现银,延长吴世恭军队的军饷发放时间,也是有相当好处的。

现在吴世恭这里的粮票,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货币的功能。要不是明朝朝廷也是发行纸币的,吴世恭也要避免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吴世恭可能早就在粮票上印上钱币数量,而不是印上粮食数量了。

至于发行粮票的数量和吴世恭库存的粮食数量之间的猫腻,任何一名有点现代金融知识的现代人都懂的。当然,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吴世恭现在还是按照库存粮食数量发行粮票的。在未来条件成熟以后,吴世恭也会溢价发行的。

当然,万一将来遇到很大的经济危机,吴世恭也肯定会滥发粮票的。至于什么通货膨胀的,吴世恭也将会顾不得了。那种时候,吴世恭也肯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那还管他人洪水滔天啊?

在听了吴世恭的话以后,所有在座的兵丁都短暂的沉默了一下,接着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兵丁中的士气一下子沸腾到了极点。

“大人英明!”

“愿为大人效死!”

“杀光鞑子!”

……

这口号声此起彼伏,吴世恭也微笑着向兵丁们连连点头示意。

吴世恭听着那些口号心想着:“还杀光鞑子呢!这次汝宁营出征,就是准备着要逃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