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2/4页)

有马屁高手梁辉反应最快,他单腿跪在了吴世恭的面前,很诚恳地说道:“大人!此炮威武,请大人赐名吧。”

吴世恭是脱口而出:“神舟一号!”

被梁辉抢了先机的那些人,立刻是不甘示弱地接着大拍吴世恭的马屁:“大人!好名字啊!”,“大人的学问真高啊!”……

周巡还凑到吴世恭的面前,笑着恭维道:“大人,我们汝宁营以后要造更大的火炮,说不定都可以打到月亮上去呢。”

吴世恭连想都没有想,接着说道:“那炮就叫嫦娥一号!”

吴世恭这些大老粗当然不知道什么忌讳,于是同音名字——神州炮就在汝宁营中叫开了,并且还记录到了汝宁营的文书中去了。

还是回到汝宁以后,邓启帆才在文书中发现了这个很敏感的名字。为了避讳,邓启帆就顺手把这个名字改成了神舟炮。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修改,只是改回到了原来的名字罢了。

而且在这个时空,还发生了一段趣闻。当这段历史传到西方,在一百多年后,有位名叫儒勒?凡尔纳的法国科幻作家以此为启发,写了一本《从地球到月球》的,用火炮把人发射到月球上的科幻小说。

而这发神舟一号的炮弹也带来了一个意外。炮弹落地的动静,也引起了一匹拉着一辆空大车,正在安静啃着草的马的受惊。

这匹惊马拉着空大车在空旷的火炮试射场上飞驰,引得也在一旁吃草的人来疯是一阵激动。它趁着看管的亲兵不注意,一个飞窜和那匹惊马是你追我赶了起来。引得所有的人是一阵哄笑。

到了最后当然是亲兵们出动,把这两匹马制伏并带了回来。不过人来疯回来以后,却调皮地在吴世恭身边蹦蹦跳跳。

吴世恭没理睬人来疯,他突然有了个新想法。要知道人来疯虽然调皮,但它的奔跑速度可是相当快的。不过刚才那匹惊马还拖着辆大车,它的速度也不比人来疯慢上多少啊。

吴世恭就想起了前世自己所看过的一个电影——《角斗士》。那里面就有在角斗场内。战车战斗的场面,吴世恭记得那战车的威力可不小啊。是不是以后在汝宁营中制造几辆呢?

吴世恭当然不会知道,那种战车倒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很流行,但是随着骑兵的大规模运用,这种战车早就被淘汰了。

因为那种战车造价高,御手培养很难,但是使用时对地形的要求又很高。因此,被当时春秋时期的孙武给首次破解了,然后这种战车也渐渐地成为了历史。以致于大明朝时期已经没有了这种战车的影子,连知道原先历史上有这种战车的人都不多了。

不过在这时候。也没有人会反对吴世恭的想法。在吴世恭的描述之下,迟明很快把研制这种战车的想法和吴世恭回忆起来的,这种战车的草图记录了下来。

而就在等着正式发射的时候,一位吴世恭在莱州城“转会”过来的,名叫卞成旺的铁匠找到了吴世恭。

在黄县会战后的战斗总结中。吴世恭提出了要在乞丐盔甲要害处,用大块盔甲铁片防护住的想法。而我们也已经知道。在明朝的这个时期。有能力制作这样的大块盔甲铁片的铁匠是很少的,而且制造的周期也很长,根本达不到量产的程度。

而这位卞成旺却是其中的之一。他祖传有些手艺,可以大大缩短铁片的制造时间。用现代的工艺来说,他们家祖传的那个就是“淬火”的工艺。可以很快的提高铁片的强度,达到盔甲铁片所需的强度要求。

要知道。以往铁片强度的增加都是用百炼千炼的方法,那花费人工和时间都要很多。但卞成旺的方法可以大大地缩短了这个时间。

当然,作为祖传的方法,卞成旺并不愿意把其献给吴世恭。但是由于他又眼红吴世恭的那些赏银。因此,他就大着胆子向吴世恭邀功来了。

吴世恭一听之下,当然是很兴奋,因为这方法对汝宁营军械生产的加强是太重要了。可是吴世恭又明白了卞成旺不愿意把这个方法献出来,他只愿意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学徒为吴世恭生产这种铁片。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吴世恭也不再愿意就这么奖赏下去了。这么重要的方法,奖赏得太少也不好。但奖赏得太多,吴世恭自己也要肉疼,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所以,吴世恭就要想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什么办法?想来想去吴世恭就想到了现代的《专利法》了。吴世恭就向卞成旺提出了:让卞成旺献出这种技术,但吴世恭的汝宁营将会在每件使用这种技术的产品上支付专利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