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2/4页)

细地盘算了一下得失,在等到阵形布置完全以后,最后命令道:“骑兵开道,全军向前!注意,骑兵不要冲得太猛,两军之间不要脱节,压上个五、六里左右鸣金收兵。”

薛永利其实已经放弃了与农民造反军硬拼的打算。之所以还要追击五、六里,主要的目的也是给农民造反军一些压力。万一农民造反军犯了低级错误,在骑兵的重压下崩溃,那薛永利当然却之而不恭了。

否则的话,汝宁军也是把农民造反军给赶跑了,而且最后占领了战场。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可以宣称自己获得此次战斗的胜利了。这对鼓舞自己以及后方的士气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得到命令的李三河却心有怨气。在汝宁军中,骑兵可谓是天之骄子,平日里的做派都是心高气傲。对于今天一开始不让他们战斗已经是口有怨言了。

而现在又让他们进行一次象征性的追击,这怎么不让他们满是埋怨呢?可是薛永利的命令也一定要执行。所以他们都看着李三河,等待着他具体的指挥。

“都看什么看啊?”李三河向着四周瞪了一圈,“准备好了,无论是追得猛,还是追得不猛,总要追出去吧!就按照平时冲阵的打法来打,有什么事有我担着呢!”

那些骑兵军官一下子反应了过来。原来自己的军团长要大干一场啊!这也确实是,对于汝宁军的骑兵来说,打个平手其实就是大败了,现在有机会“反败为胜”,这种机会怎么能够不抓住呢?

于是那些骑兵军官立刻是欢声雷动,他们立刻分散到自己的部队中,集合好骑兵队伍,向着农民造反军压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八章汝州大捷

在长年的流窜生涯中,张献忠和罗汝才的撤退当然是很有章法。张献忠早就把河南第五、第六队放在了队伍的最后面,这河南的第五、第六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赢弱,甚至其中还混杂着一些壮妇。张献忠就准备着一旦形势有变,就让这些炮灰中的炮灰阻挡一下,阻止汝宁军追击的脚步。

当然,一些表面功夫还是需要做的。虽然张献忠和罗汝才已经把李定国和杨承祖的一些骑兵叫回了本营,但是他们依然安排了二千骑兵断后,给予那些炮灰中的炮灰一种受到了保护的安全感。

汝宁军排阵需要时间,汝宁军的骑兵绕过阵前那块血肉修罗场也需要时间,所以等到汝宁军骑兵在李三河的命令下排好冲锋的队形以后,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大军已经撤到距离三里以上的地方了。

一看汝宁军的骑兵开始排列阵形,薛永利就知道不对了。“操!”薛永利立刻嘴里吐出脏话来。汝宁军的骑兵都是薛永利一手训练出来的,他们一撅屁股,薛永利就知道他们想要拉什么屎。这些愣头青排出死战的阵形也太明显了一点啊。

可是这时候也根本不可能纠正自己骑兵的做法,于是薛永利立刻下令道:“注意啦!等骑兵开始冲锋时,方阵快步跟进,做好骑兵的保护。炮兵团退回车阵那里,火器营的一窝蜂全部伴随着方阵行动。”

在乱战中,火炮造成的误伤就会很大,所以暂时还是不用了。而密集的农民造反军,却正是使用一窝蜂的良好场合。再说,一窝蜂和火炮并不能够放在一起使用,要不然。一窝蜂的火药燃烧以后,威胁到火炮周围的火药,那对火炮来说,也太危险了一点吧。

而既然自己的骑兵要拼命了,那索性就让全体汝宁军拚命吧。在这时候瞻前顾后,还不如破釜沉舟呢。

薛永利的命令使得汝宁军上下是为之振奋。说实话,刚才那种打击确实把汝宁军打得有些焉,所有人好象是一口气憋在肚子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南征北战这么久,汝宁军还未尝一败。现在却在被他们相当轻视的农民造反军手中吃了一个亏,这怎么不让他们有种找回场子的感觉呢?所以听到薛永利一发布了命令,汝宁军上下都抖擞足了精神,要一显威风,让农民造反军看一看汝宁军的风采来。

而当汝宁军的骑兵开始列阵的时候。张献忠和罗汝才也看出不对了。他们没想到对面的官军真的会拼命。因为到现在为止,农民造反军和所有的官军交手的时候都是留有余地的。农民造反军当然是为了活命。而官军的那些武官也不愿意自己的部队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失。所以虽然长期对战,但真正你死我活的战斗却相当少。

因此,一看到汝宁军露出了獠牙,张献忠和罗汝才就忍不住有些退缩了。可再怎么说,那些断后的骑兵也要保存,那可是张献忠和罗汝才在这乱世中立身之本啊。

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