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2/4页)

和期货所的红红火火,连崇王也忍不住加入这一资本游戏。所以说,每个人的内心中,都隐藏着投机的倾向。

也是为了宣传,证交所和期货所就为崇王大开方便之门并大肆宣传,于是府城的大街小巷都传遍了:“崇王都在证交所、期货所做生意了,还赚了很多银子,那我们也快些去啊!”之类的传言。

其实这只是证交所和期货所正常的商业宣传,可是在这时候,许梦起和胡勘就赋予了此事很强烈的政治色彩了。

“没想到吴汝宁如此胆大妄为。”许梦起义愤填膺地说道,不过他脸上的喜色却怎么样也掩饰不住,“那胡千户与本官合计一下,该如何锁拿吴汝宁呢?”

“大人!”在许梦起面前胡勘还是保持着尊敬,他躬身说道,“这些天,小人也思虑再三,发觉如要锁拿吴汝宁,不外乎有三个法子。”(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来到留园

“那快些说!”许梦起迫不及待地问道。

“最好当然是吴汝宁马上动身至京城了。万事皆休。”胡勘开始侃侃而谈起来,“如还拖延,则寻觅一机会把其诓至大人处,小人则带人埋伏,擒贼先擒王,以其为质,押回京城。最坏就是抓捕未果,砍其首级示众,再搜集罪名。大人也可安其军心。而群龙无首,则其军必散去。可后两种法子都有风险,还需大人决断。”

现在的汝宁、归德两地,乡间基本上都是被汝宁军全控制,而城池里则是地方官府在管理着,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和明朝的其他地方区别不大。所以匆匆一见,许梦起和胡勘就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而明朝一般地方的管理,地方文官手中也有一支军队,基本上就是用作其管辖城池内的治安的,而掌管战兵的武官虽然手掌大军,在城池中也有官邸,但在城池中最多携带一些亲兵,其指挥的部队是驻扎在城池外的大营中的。所以说,在城池内,文官的部队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

而汝宁军控制地方的实际情况也不用多言,但许梦起和胡勘按照了惯性思维,认为也是如他处一样,所以他们才有胆量准备在城池中对吴世恭展开袭击。

“可有把握?”许梦起又问道。他当然问的就是抓捕吴世恭的事。

“十拿九稳!”胡勘的脸上也浮现了一些得意,“小人就是干这一行的。”

对于锁拿官员,胡勘确实是位行家。而且他对锦衣卫的威摄力也有着绝对的信心。明朝立国已经二百多年了,朱家王朝的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而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那威名也是四海传播。当然。在京城里的风头他们就不如东厂了。可是在地方上,他们照样还是威名远扬。

所以往往会发生这种事,锦衣卫的几名小校到一名官员的家中去锁拿,而这名官员全家一百多人竟然不敢反抗,连逃跑都不敢,乖乖地束手就擒。

但胡勘的这经验基本上都是对于文官的,而且是在京城中的文官,他没怎么去锁拿过武官,尤其没有和明末这种军阀化的武官打过交道,所以胡勘的这个判断就产生了偏差。所以说。经验主义害死人啊!

“那如何善后?”许梦起又问道。许梦起考虑的问题还要复杂一点。他不仅仅要考虑如何抓捕,还要考虑如何安汝宁军的军心,防止兵变。更要考虑如何把吴世恭顺利地押至京城。防止吴世恭的亲信半路劫人。

“大人!您可是钦差啊!”胡勘的心中忍不住有些鄙视。只要许梦起宣布是奉了王命,有哪位官员和兵丁不开眼啊?在这里,胡勘再次犯下了经验主义。

不过经胡勘一提醒。许梦起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眉头立刻舒展了开,可突然。许梦起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他又问道:“那吴汝宁是薛侯家的,身边定有侯府亲卫,你那一百多人应付得了吗?”

胡勘立刻笑着答道:“毋需担心。有吴汝宁在手,再多的亲卫都要投鼠忌器。再说,吴汝宁全家都在京城,尤其是两家侯府都在京城。那些亲卫敢违王命吗?”

许梦起想了一会儿,也是点点头:“最好还是让其即可动身。否则的话,就锁拿吧!”

“诺!”胡勘立刻行礼领命,接着又问道。“如遇拒捕,可否击杀?”这问题可是个关键,决定了锦衣卫的行动是否会缩手缩脚。

“可!”许梦起顿时感到热血涌头,一股豪情勃然而发,这种决定别人生死的感觉确实让人陶醉。许梦起到底是刚入官场,还热血沸腾地想着干一番大事业,“吾辈应有班定远之志。如若功成,必向师相为胡千户请功。”

这时候的许梦起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