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2/4页)

护驾,内监却对他说:“京营都已溃散,哪里还有兵!皇上自己想办法逃吧。”

到了深夜时分,崇祯皇帝就找到皇亲驸马都尉巩永固和新乐侯刘文炳,要他们召集家丁护驾出逃。可巩永固哭着说:“祖制亲臣家不能藏片甲,臣等哪里有什么家丁!所有的家人不会作战,哪能御敌!”实在没办法,崇祯皇帝只好手持三眼洋枪,带上一伙太监像没头苍蝇似的冲出了紫禁城,先后到了齐化门和安定门,看看没有突围的可能,才又沮丧回宫。

说实在话,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他在城内一遇上疑似大顺军的士兵,就转身而逃。其实在这时候,大顺军入城的军队却并不多,只要崇祯皇帝咬着牙突围一下,冲到南城外城,就可以受到李禄所率领的护卫队的保护。

崇祯皇帝更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北京南城外城的右安门、广定门和左安门已经是大开,一支一万七千多人马的官军已经入城,那就是风尘仆仆赶到的,杨如松所率领的汝宁军援军。而这一消息竟然也没一人传给崇祯皇帝去听。

在五月下旬,杨如松率军八千渡黄河开至濮阳时,接着就遇上了清军北返的先锋。于是杨如松依薛永利令立刻避让,却引起了清军极浓厚的战意,纠集了三千余骑追赶不止。

眼见着追赶的清军越来越近,杨如松是大怒,他索性转身展开部队,与追赶的清军决一死战。一番激战后,汝宁军是大胜,斩首清军千余人,其余的清军也都转身溃逃。可是这时候,杨如松却发现自己已经偏离了赴京的道路,全军已经身在安阳。

没啥说的,只有走石门(今石家庄),保定这条道了。这虽然是南方陆路进京的一条最常用的道路,但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也是敌军最容易阻断的。所以北上的汝宁军走的是小心翼翼,生怕遇上大股敌军。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当杨如松部走至邢台时,遇上了一股四千余人的农民军。这次杨如松就吃一堑长一智了,他不敢再避让,只是小心翼翼地带军周旋,并向四处派出了大量的侦骑,要探明附近是否有农民军的主力。

没想到对面的农民军也是小心翼翼,他们同样是与汝宁军在周旋,就这么过了四、五天,当杨如松探明了四周没有农民军的主力,想要把部队压上,一举歼灭周旋的农民军时,没想到对方却派来了几位使者,他们竟然提出:要向汝宁军投降。

那支农民军正是杨承祖所率领的,曹操罗汝才的残部。他们与李自成决裂以后,立刻是向外而逃,要逃脱大顺军的追杀。

幸运的是,当时大顺军要展开西北攻势,所以作战的重点并不是这股叛军。所以在一番腾挪以后,杨承祖竟然顺利地逃脱了大顺军的追杀。

在稍稍安定以后,杨承祖也就露出了自己的野心。长年的流寇生涯已经深深的印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再加上杨承祖他们也看不起,那些曾经是自己手下败将的官军,所以他们就想要另立山头了。

没想到好景不长,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大顺军就横扫了整个西北地区,接着就毫无停留地发动了东略攻势,直指北京城。好死不死的,杨承祖恰好处在南路田见秀部大军的线路上。而田见秀一得知前方有着杨承祖这个叛贼,大顺军也集中了优势兵力围了上来。

还好,杨承祖有着丰富的逃跑经验,在几番苦战之后,他终于带着残军远遁而去。不过到了此时,他的人马也只剩下了近四千,而且辎重全失,缺衣少粮,连自己的口粮和草料都保证不了了。

可就在这时候,他们却遇上了杨如松所率领的汝宁军。这使得杨承祖是大为紧张,可是在一番周旋以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支官军是吴屠夫的军队。

于是杨承祖就召集了手下商量对策,在一番商议后,最后他们决定向汝宁军投降。现在的杨承祖,另立山头已经是不可能了,而投降了汝宁军,也不算丢了脸面,毕竟吴屠夫有着对农民军的全胜战绩。

可这一投降,就让杨如松哭笑不得了。既然来投降,不接受也不好,可是杨如松要忙着去京城,带着这么多投降的农民军将士可都是累赘啊!(未完待续。。)

第八百六十九章明朝灭亡

更让杨如松吐血的是,既然杨承祖他们要投降,那也应该一相遇就投降。可这样周旋个四、五天再投降,这算怎么一回事呢?这绝对就是浪费自己救援京城的时间嘛!

但就是这样,杨如松也不愿意欺骗杨承祖,他向归降的使者坦白了汝宁军将要去救援京城,并且有很大可能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主力激战,并且指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