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 (第2/4页)

驾上站了起来,对那太监道:“那许伴伴就扶孤下车吧!”

太子朱慈烺的身后,也围着一群人,其中有位少年也正在翘首以盼,他正是阳武侯世子——薛呈麟。

对于自己的那位父亲,薛呈麟是相当陌生。不过他也一直听到关于父亲的一些谣言。其中好话有,但坏话更多,而那些谣言,就给薛呈麟描绘了一个战功显赫,但又嚣张跋扈的武官形象。

可是当薛呈麟询问自己的祖父和母亲时。他们的描述却是截然相反,他们都说吴世恭是位疼爱家人,又忠义双全之人。这就让薛呈麟是相当好奇,所以他就一直想见见,自己这位传说中的父亲大人。

“来了!来了!”人群突然骚动了起来。官道的尽头终于出现了一队盔甲鲜明的骑士。护卫着吴世恭越走越近。而薛呈麟的脖子也尽量伸长了起来。

这次吴世恭带来的二十几万大军几乎都驻扎在京城的郊外,在经过通州时。原内阁首辅周延儒也很识趣地开城相迎。并全军归顺了汝宁军。

而吴世恭进城也只带了亲兵队和教导协的一万多人。不过汝宁军的所有主要军官也都陪同着吴世恭一起入京,所以这支队伍中真是将星荟萃。

“如松!打得不错啊!”一见外出相迎的杨如松,吴世恭就笑着打了一个招呼。

“大人!末将……末将,幸不辱使命!”杨如松也是相当激动,哆哆嗦嗦的,就只能说出这么几个字。

“那就跟着走吧!”吴世恭随意地挥了一下马鞭。示意杨如松跟在自己的身边。这次吴世恭的家人都是安然无恙,那绝对就是杨如松的功劳。所以吴世恭也不吝给杨如松一个伴驾的位置,以此来褒奖于他。

引导的官员把吴世恭他们引到了太子朱慈烺的跟前,介绍道:“这位就是太子殿下!”

吴世恭骑在马上。微笑着看着站立在面前的太子朱慈烺,没有丝毫下马行礼的意思,那凌厉的眼神看得太子朱慈烺是浑身发寒。而四周的官员看到此景后,也是静默一片。

还是太子朱慈烺首先打破了此僵局,接受良好宫廷礼仪训练的他,依着习惯率先躬身行礼道:“将军辛苦了。”

吴世恭也是微微一笑,他在马上居高临下地躬身还礼:“多谢殿下。末将舟车劳顿,想要先行歇息。等洗漱以后,再前来拜见太子殿下。失礼!失礼!”

接着吴世恭也不管那目瞪口呆的太子朱慈烺,驱马来到自己父亲恭顺侯吴惟忠和岳父阳武侯薛濂跟前,下马向他们行了一圈礼,接着吩咐身边的亲兵牵来一匹空马,拉起了跪在地上向自己行礼的长子薛呈麟,对他说道:“好孩子!跟着我一起走吧!”

目送着吴世恭走向皇城的背影,前来迎接的官员们都在用眼神交流着些什么。此情此景,吴世恭那司马昭之心可就毫不掩饰了,那么这些官员们自己又将要何去何从呢?

当吴世恭一行人来到紫禁城跟前,他真是百感交集。看着那巍峨的皇城,这正是天下英雄奋斗的终点。可是现在离自己是如此的近,简直就是触手可及,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就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崇祯皇帝、李自成、皇太极都曾成为了这座皇城之主。可是风云变幻,最终这座紫禁城却落在了吴世恭的手中。而这一切,又怎么不让吴世恭兴奋?怎么不让吴世恭骄傲呢?

“哈哈哈——!走吧!都随我进去!”在大笑声中,吴世恭率先踏上了金水桥的桥面……。

……

当吴世恭带着一群将领们走进皇极殿,看着大殿正中的龙椅时,简直是心潮澎湃。当日离京时如丧家之犬,今日却离九五至尊是如此之近。这十几年的辛酸苦楚,真令人不堪回首。

当年刚穿越,吴世恭是安于纨绔生活,只想要富贵一生。没想到身处崇祯年间,于是在归德苦心经营,也就是想保个家族安宁。之后在汝宁卧薪尝胆,历经重重险关,百战余生,才打好了汝宁军根基。最后没想到在一年之内,连克强军,带大军进入了这紫禁城。

虽说汝宁军的成功有着幸运的成分,而现在也是强敌环顾四周。但龙椅就是龙椅,只要吴世恭一坐上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而吴世恭身后的将领们也都在窃窃私语,他们的脸上也都是兴奋的表情。当吴世恭登基称帝以后,这些汝宁军的老人都将有着从龙之功。那高官厚禄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能把福泽传承下去,福及自己的整个家族。所以现在这些将领们也都盼望着吴世恭早日披上龙袍。

可是当时的风气,皇上登基可是要大臣们劝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