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秸饫锇伞V谌苏獠抛靼铡=酉吕淳褪堑澄�┐蠡帷>��浞痔致郏�嵋樽鞒鼍龆ǎ�

第一是整编部队。加上各地民兵,全大队已达5000人之众。现将原有的营和连全部扩编为团和营,共编成三团两营,即1团、2团和3团,每个团辖三个步兵营和一个侦察排,共1450人。原先的营连排级干部,全部晋升为团级、营级和连级干部。成立大队侦察营,营长陈水根。原三营大刀连改编为大队警卫通讯营,营长杨少良,原大刀连副连长夏玉林任副营长。投诚过来的伪军编入三营。

第二是训练炮兵。各团抽调30人来虎头岭参加炮兵训练,由张一阳担任教官。练成后,每团装备12门迫击炮。

第三是军事行动。叶首志特别强调了几点,马上就要过年了,顽固势力要斩草除根,不让我们过年,那就对不起啰,大家都不要过年。这次军部遭了罪,我们不能让军属亲人再给他们祸害。趁顽军主力集中在云岭之际,各团组织精干部队,从1月26日,也就是除夕之夜开始,对驻地周围新四军家属多的乡镇采取行动,夺取登记名册,解救新四军家属,并把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行动中尽量不要杀人,但对残害逼迫新四军家属的顽固分子,要坚决镇压,并在当地公布罪行。这次行动结束后,各团抓紧整编,做好年后反清乡准备。

各营营长、教导员回到驻地后,把连长们喊到一起,商量确定了打击目标和具体办法。一营选择了青弋江南岸的琴溪、泾川和山口,二营确定的是宁国县的汪溪、青龙、竹峰,三营决定直捣榔桥,震慑乡镇反动势力。十分巧合的是,他们都选定在除夕晚上动手,理由是此时家家都在吃年夜饭,堵住门谁都跑不了。

腊月二十八的夜里,阴云密布。出击部队在夜幕掩护下,跋山涉水,天亮前赶到目的地附近宿营。三营大刀连副连长夏玉林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在榔桥镇外的荒草地里整整趴了一天。从中午开始,镇里稀稀拉拉地放起了过年的鞭炮,不似往年那样热闹。天黑了下来,夏玉林他们摸进了镇内,两个身穿便衣的战士很快问到了镇长汪煜疏的家院。

这个汪煜疏正是两年前被三营镇压的恶霸黄灵轩的换帖子兄弟。这次顽军围攻新四军,他出力不小,主动向顽军提供情报,逼迫村民给顽军送粮带路。这回接到了行署文告,命令乡丁将40多个新四军家属抓到镇公所,威逼他们参加搜山捉拿新四军,不答应就捆绑吊打,不准回家过年。闹得榔桥镇哭声震天,人人自危,过年的气氛荡然无存。

镇公所就在镇长家隔壁。夏玉林路过时,听到里面一片哭声,便命令战士进去查看。几个战士进去以后,发现几个乡丁正在打骂捆绑新四军家属,立即缴了两个乡丁的枪,给乡亲们松了绑。夏玉林留下一个班保护新四军军属,带着两个班的战士冲进了汪煜疏家,不由分说,先将汪煜疏捆绑起来,搜出了军属名册,查抄了地契粮食钱物。再将汪煜疏拉到镇公所门口,一刀砍去了脑袋。

临走时,一张“处决汉奸令”贴到了镇公所的墙上,上写:汪贼煜疏勾结顽军,破坏抗战,迫害抗属,欺压村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落款是:皖南新四军。

第25章 纷乱登场

大年初二,各营报告了行动结果,此次共解救转移新四军家属400余户1300人,处死反动乡长2人,罪行不大并写出悔过保证书的5人;查抄粮食800余担,缴获金银钱币若干。粮食留下自用,钱币上缴后勤部。行动中还发现,顽军32分监处在竹峰、甲路新建了兵站,储存大量军用物资,专供清剿新四军之用。叶首志叫各团通信员带信回去,要求部队抓紧整编训练,随时准备反清乡反清剿。

从大年初三开始,部队进行整编,各级干部到任履职,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投诚过来的程永凯一直心怀忐忑,整编时马团长宣布自己是3团9营的营长,带过来的弟兄们还都在一起,没有被拆散,也没有受到歧视,心中很是感慨,人家新四军到底厚道,不计前嫌,说话算数。

三个团共选送了150名识字的战士参加炮兵集训。教官张一阳凭着记忆写出《炮兵简易教程》、《迫击炮构造》。上理论课时叫学员们每人抄写一份,不管懂不懂,用5天时间死记硬背。等到学员都熟记了内容,张一阳再细致地讲解一遍,课后组织学员讨论交流,差不多也就入了门。10天后,拆开一门迫击炮开始实兵教学,学员们一见到真家伙,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尤其让张一阳感动的是,刚任命的警通营营长杨少良、副营长铁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