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第2/2页)

竹简中书写的内容,与如今的灭韩之战有关。是说韩国派来修渠的郑国,所修的沟渠乍一看处处都好,其实隐藏了很多问题。 比如泾河中的泥沙会将河渠淤堵、河床抬高,最终导致田高于渠、渠高于河,影响关中良田正常的耕作和灌溉。 这些毛病放在寻常时期都是小事,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物件,一些小瑕疵完全可以接受,出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但如今局势特殊,正是向韩国发难的时候。偏巧韩国人的“疲秦之计”有如此多的弊端,别管秦国利用这条渠得到了多少好处,这都不妨碍大秦以此为借口向韩国发难,让自己师出有名。 李斯惯会利用一切机会往上爬,如此好的时机他当然不能放过。 可是公子突然拍一下他的竹简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封奏疏里有什么不妥之处?公子又是怎么知道奏疏内容的?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当他想询问时,扶苏已经自顾自走远了,没有再与他交谈的意思。 保险起见,李斯将竹简往袖子深处塞了塞,拿出了另一份奏疏,朝着正殿处走去。 左右两国已经开战许久,这个消息早一点报还是晚一点都无甚要紧。他今日来本是想提前和王上通个气,明日朝会再公然提出的,现在看来还得观望几日。 另一边,扶苏在亭前驻足。 病弱的人要时刻谨记自己的人设,不能太生龙活虎。所以扶苏决定坐下歇一歇脚,免得叫人看出端倪来。 其实扶苏并不确定李斯这次来回禀的是什么事,只不过对照了上辈子的记忆之后,发现了一个对不上的地方。 上一世灭韩之战时扶苏才十一岁,不能入朝参政。但他自小聪慧,接触朝政比一般人早得多,甚至拥有原主没有的特权——他从开蒙起就跟在父亲身边接受手把手的教导。 所以灭韩的各种细节,扶苏了如指掌。两边哪里有出入,他一眼便知。 大秦对韩国发难时,列举了不少发兵的借口。其中有一条是指责韩国意图不轨,派遣郑国来施展疲秦之策。 当时李斯就曾经上书过一封奏折,陈述了郑国渠的种种弊端。但是这件事在当前世界尚未发生,大秦目前还处在“狼子野心没理由就欺负韩国”的阶段。 扶苏有些不解,这种东西不该是开战之前就进行的舆论战吗?为何这个位面一直拖着没说,愣是让大秦背上骂名? 扶苏当然不知道,这是一个由网络洗脑包谣言作为主体存在的世界。 在洗脑包的传说里,大秦一直都是暴秦,做事很不讲究。打别人都是想打就打,根本不找借口的。 不过已经成型的世界毕竟有独立运转的能力,世界中的人也不都是傻子。所以开战之后,李斯还是会来打上这个补丁。 扶苏不知道这些也不要紧,他只知道李斯不可能放过这个给自己刷功劳的机会。 所以或早或晚他都会来上奏这件事,哪怕自己这次拍的奏折不是说这个的,也无所谓。李斯是聪明人,他会多想,想不明白就会来找他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