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第2/2页)

开一面了。 但很快情况急转直下,秦国贵族向王上谏言,说前六国之人多为间谍,不如尽数驱逐。 他们举例的是卫国人吕不韦,以及韩国人郑国。当时郑国正在修建沟渠,秦国却流传出郑国此举乃是“疲秦之策”。 吕不韦不是真的奸细,郑国却跑不掉。秦国贵族以此为借口发难,刚刚掌权的秦王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凡大小官员,非秦人一律驱逐出去。 李斯很不巧,就是被驱逐的人之一。 秦国能成为强秦,来自六国的人才功不可没。所以尽数驱逐走这些人才,很显然弊大于利,秦王不会真的这么做。 其实聪明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所谓的逐客令只是王上的迂回之策,暂时向贵族妥协。 他在等,等一个人能“说服”他改变主意的大才,用对方来堵住贵族的口。 由于事情牵扯到了自己,李斯也很难保持镇定。但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自保的办法,并且抓住了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很快,名传千古的《谏逐客书》被呈给了秦王政,成就了李斯在青史上的第一次扬名。 然而仓促之下做出的事情必然存在疏漏,李斯虽然成功留了下来,他自己心里却依然忐忑。 当时的他未能看清王上的真实意图,只觉得郑国之事不能再生波折。 本来贵族就是拿郑国的奸细身份说事的,但他们这番说辞也只是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可是倘若李斯在这个时候告诉了秦王郑国渠存在额外修建的问题,那就是坐实了贵族的控诉。 有了证据,贵族的气焰只会更加嚣张。他李斯好不容易留了下来,岂能因为区区郑国功亏一篑? 所以李斯私自做主隐瞒了这件事,一瞒就瞒到现在。 如今的李斯当然已经想清楚了之前的乌龙,意识到自己是关心则乱了。 其实直接告诉王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王上大可以借口“诸位既然怀疑郑国有问题,不如修渠之事暂行调整”,合乎情理地将多修的那部分工程暂停。 可是李斯隐瞒了,他当时的隐瞒导致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后续再想翻出来说,也没了机会——既然现在能发现,为什么当时没讲?你李斯到底想做什么?是否是韩国的奸细? 如今的李斯不是没有犯错受罚的资本,他只是不敢而已。尤其如今正是灭韩的紧要关头,此时受罚唯恐会错失更进一步的良机,李斯不想蒙受这些损失。 然而这种事情越拖就越是棘手,继续往后拖延恐怕受的罚会更重。 李斯实在是心虚,因而这次向王上回禀郑国渠弊端时,特意做足了准备。 他先是花费一段时间寻找到了有本事的水利大师,借口对方看出了郑国渠这些问题,以此进言,而不是他自己看出来的。 为了寻找相关人才,这才没能在灭韩之战打响的初期将奏折递上,而是硬生生耽误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