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第2/2页)

六国时根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一个接一个地打过去,就是怕过两年剩下的国家又帮着被灭的国家复起。 然而那些公子能成事,少不了别国帮忙。昌平君造反时情况却大为不同,仅剩的诸侯国只有燕国和齐国。 试问这两国哪一家能帮到他呢?他们自身都难保。 扶苏的视线被昌平君所察觉,对方猝不及防地抬头,与王阶之上的长公子视线相对。 扶苏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舅舅不要着急,脸上半点没有打量人被抓包后的心虚。 昌平君毫无所觉,看出长公子的意思之后,心下稍安。 这些日子长公子跟随王上上朝,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侍立于王阶之下、百官首位。而是被王上叫到了上首,停于半阶处。 如此高百官一等的站位,显然预示了秦王政对继承人的选择。 太子虽还未立,但也只差那么一道程序了。 有长公子帮忙说项,想来今日对楚国的攻讦应当成不了气候。 扶苏转身朝向父亲,不负昌平君所望地开始为楚国陈情。 他表示方才大臣所言的“楚国蠢蠢欲动”乃是无稽之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毕竟楚国并没有当真做出调兵的举动。 秦王政眉头微皱,似乎不太赞同。 父子俩你来我往做戏一番,最终长公子还是说服了王上想要借机威慑楚国的想法。 早朝散去后,昌平君特意叫住了扶苏。 “此番多亏长公子仗义执言了。” 扶苏坦然接受了这番道谢: “舅舅哪里的话,如今战事未平,本就不该多生事端,况且这也是我本就该做的事情。” 昌平君被他一番话哄得眉开眼笑,心想长公子竟当真如此向着楚国,那他更要交好这位公子了。 同为楚国公子,熊悍能当上楚王,凭什么他不行? 只要他和扶苏打好关系,等日后扶苏上位,肯定更倾向于扶持他这个和自己交好的楚国公子回国,继任楚王之位。 昌平君高高兴兴地走了。 扶苏也心情愉悦地回到章台宫,和父亲商量今日之事可以朝楚国开口索要多少钱财作为谢礼。 富庶诸侯的钱就是好赚,早朝这场戏不过演了一刻钟,就能白得一堆财帛。楚考烈王若是泉下有知,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自己这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儿子气到吐血。 侍立在侧的蒙毅一脸麻木地听着这对父子俩商量怎么从楚国手里抠钱,心情十分复杂。 公子回来得晚了一些,不知道方才有不明真相的朝臣先来求见过王上,担忧长公子过于偏向楚国,恐怕不妥。 真该把那家伙拎过来亲耳听听他们口中“偏向楚国”的长公子都在干什么! 扶苏偏头冲蒙毅笑了笑,又对父亲说: “七国间常有互相贿赂之事,若是郎中令遇到有人送金上门,不如也先将财帛收下,再来同父亲商议。” 蒙家兄弟忠心不二,叫他们配合捞钱根本不必担心对方会当真倒戈向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