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第2/2页)

,依仗的除却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虎狼之师外,蜀地的粮草支援也功不可没。 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郑国渠,关中地区还未能成为千里沃野。 现在秦王政的条件比那时候更好,既有巴蜀又有关中。两大粮仓同时供粮,也难怪其他各国打完仗就元气大伤,秦国却能连年征战,一个接一个打过去,都不用怎么休养生息。 扶苏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问父亲: “昔年父亲加冠亲政时,西边不少戎人部落似乎进贡过牛羊牲畜?” 秦国早把周边的戎人打服了,不说昭襄王,就是祖父庄襄王子楚,在位仅三年也依旧武德充沛到令六国头疼。 是以秦王加冠这等大事,周边部落哪里敢怠慢。为了讨好大秦,自然得主动奉上贺礼。 秦王政闻言放下竹简: “你这是看上了他们的牛?” 扶苏笑了: “战士在外征战,耕田的劳力难免不足。只靠留守家中的妇人,属实艰难。若有大量耕牛下放给乡里,便能解决这一烦恼。” 要让戎人进贡马匹不容易,马匹是战争刚需,戎人可能会因此暗生不满。虽然大秦不畏惧这些,但灭六国期间还是少些波折为妙。 牛则不同,先秦时期很多诸侯得到牛的进贡后根本不会想着分发给下头的黎庶用来耕种土地。他们只会把牛宰杀了,用于祭祀天地和先祖。 当初亲政那次送来的牛就拿去祭祀了,很是可惜。 这种行为实在浪费,扶苏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觉得拿点羊头祭祀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羊肉可以烹饪分食,牛马则更是有其重大用途。 秦王政对祭祀比他儿子上心得多,不过最近并没有需要祭祀的地方。 他略一沉吟,便道: “韩国将灭,如此大喜之事,戎狄怎能不奉上贺礼庆祝?来人,将寡人的意思传达给诸戎,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西边的戎人少有能耕种的土地,牛对他们来说就是平时用来宰杀吃肉的。秦国索要牛羊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这次还只要牛不要羊、马。 接到传讯的诸戎听到一半就被吓着了,以为秦国想索要马匹。 他们会这么想很合理,毕竟秦国在打仗嘛,打仗那肯定是战马越多越好。而且打仗还有消耗,更需要新的战马填补了。 大家都在琢磨该怎么想法子减少进贡战马的数量了,猛不丁峰回路转,原来要的是牛。 牛好办啊!牛可比马便宜多了! 诸戎简直是感恩戴德地送走了秦国侍者,拍着胸脯保证接下来几年争取多养牛,多给秦国上贡一些耕牛。 而且秦国上使还说了,不一定要进贡成年的牛,牛犊他们也要。如果各部落觉得把牛养大很费劲,不要紧,送来秦国,秦国自己养。 小牛犊稍微长大点其实就可以耕地了,秦国还担心戎狄那边草料不够扩充规模的牛群霍霍。既然如此,就把这个甜蜜的烦恼丢给秦国吧,以后秦国的地盘会越来越大,不可能缺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