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第2/2页)

,让黎庶的日子好过一些。 大秦家家户户都要服兵役,去当兵时能有一件甲胄防身便可大大提高存活率。 甲胄需要自家花钱买,大部分平民买不起。但做药丸能赚到钱的话,就能凑钱给家中男丁买甲胄了。 如此一来,即便黎庶手中有了钱,也不会抛弃农耕跑去经商。他们会很珍惜手里这点意外之财,买到甲胄之前绝不会胡乱花掉。 秦王政琢磨了一番,觉得这和自己抑商的念头并不冲突,于是欣然应允了。 事情自然交由巴清配合各地官署一起处理。安排人制药需要官署出面,跑商和联络百越则是巴清负责。 巴清看完整个流程之后,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懂商业的人可能就单纯觉得这是普通的以物易物,但巴清不这么想。 这分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如果真的做起来了,大秦会尝到甜头,以后类似的产业链就会越来越多。当产业链足够多之后,大秦的商业就能被彻底盘活。 到那个时候,什么齐地商业最繁荣?分明是他们大秦商业最繁荣! 齐地可没有这么完善的商业体系,他们大多还是在做低买高卖、两地倒卖的生意。没有齐国官署的扶持,也很难大规模安排百姓生产他们需要的商品。 公子怎么什么都会,而且还真让他说动了王上同意叫庶民参与药丸的制作? 巴清心里对扶苏能继位的信心更足了,办起事情来也越发尽心卖力。 与此同时,扶苏本人正在感慨巴清真好用。 无论是她利用商队帮自己做事,还是她的商队走南闯北见识广博这一点,都对扶苏极为有利。 那些扶苏自己不好拿出来的技术和知识,都能假托“巴蜀的商队从某地听闻”。 不需要暴露自己重生之事,就能推动大秦各行各业的发展,令扶苏十分满意。 巴清会不会起疑? 不,巴清只会认为公子手里有不好明说的情报机构。于是心生忌惮,不敢在背地里搞小动作。 作者有话要说: 巴清(疯狂迪化扶苏):长公子深不可测! 良苦用心 一条产业链并没有那么快就能建立起来,毕竟这其中牵扯到很多处细节。 秦王政将事情交由冯去疾去统筹。 冯去疾如今和李斯差不多,是个已经崭露头角,但功勋和资历尚且不足的新贵。但待到天下一统,他便能顶替支持分封制的王绾,一跃成为大秦的右丞相。 秦以右为尊,是以在名义上,右相冯去疾是要比左相李斯地位高一些的。 不过,名义是名义,真正的权柄多少还要看个人能力和帝王偏爱。 始皇在位时还好,等到扶苏继位,想也知道作为“扶苏陛下唯一心腹”的李斯,肯定是不会屈居人下的。 不过冯去疾能力不错,扶苏倒也没有打压他。毕竟李斯这家伙有时候容易脑子一热做出错误判断,有冯去疾和他互相查漏补缺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