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前言

最近在日本,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或看到“国家利益”一词。听到类似“派遣自卫队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违背国家利益”等说法后,大家是否会表示理解?“国家利益”是一个“魔杖”,其内涵很模糊,也很不明确,甚至似乎“有风险”。在“国家利益”因流行而变得“时髦”的背后,日本人似乎始终没有认真分析其内在的含义。

《论语》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只要努力去把握根本,就自然而然地走进核心之道,找到本质方法。不言而喻,任何事情都要以“根本”为核心。

日本外务省近年公开发表的秘密文件——《日本外交的过失》指摘了“根本”的重要性。这份文件记录的是1951年日本外务省收到的当年首相吉田茂的指令,检讨从“九一八事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关键环节上,日本外交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导致的政策失误。文件结论部分的概括如下:“一切都要以根为本”;“绝不应该只考虑条约等文件的字句,而忘记深层的政治意义、影响等根本问题”;“若在根本问题上存在错误,末节的苦心只不过是自慰而已”。当时,日本把满洲视为日本的“特殊利益”、“生命线”,依靠军事力量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日本以自以为是的“大东亚共荣圈”理念,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武断地发动没有把握和胜算的战争,结果导致失败。事实表明,日本的确是错误地理解了国家利益。 政策制定者的责任极为重大。作为反面教材,战后,日本人对于国家利益的讨论始终保持“低调”状态。半个世纪已经过去,日本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冷战格局已经解体,国际形势发生了剧变,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终结,国内状况遭遇挫折。在此过程中,“国家利益”的话题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媒体言论界也密切关注,大家广泛讨论。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扪心自问:“时至今日,日本人究竟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深刻讨论过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界定的失误,必定导致国家衰退。国家利益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外交的根本。自战后以来,没有一个时代比今天更迫切需要认真思考“根本”的了。冷战结束后,国际新秩序还未形成,国际社会依然处于“变革与混乱”中。全球化与信息化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铺天盖地。民族、宗教等矛盾频发引起的各种纷争更为深刻。贫富悬殊、传染病、环境污染以及改变人们安全观的恐怖主义、核武器扩散等则是全球化给人类蒙上的阴影。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引人注目的是,“9?11事件”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震撼,使得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不得不面对新的敌人,动员大量的国家资源,发动反恐战争。另一方面,已经“走出冷战”的欧洲逐渐以超越国家、国家利益的形式,耐心地整合并扩大“欧洲共同体”,这的确是历史性的实践。相比之下,东亚地区还依然面临着朝鲜问题等“冷战后遗症”。日本的安全保障一直处于既不透明又不稳定的环境之下。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正在改变着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蓝图。伴随着经济上相互依存度的日益加深,东亚地区开始摸索“东亚共同体”的区域合作模式。以上事实正在考验着日本外交的真正价值取向,也考验着日本外交的“根本”,即国家利益如何界定。

战后快速取得“复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今天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转折时期。“修宪”问题、经济结构改革、年轻人的素质和道德下降等教育问题、少子高龄化社会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建等,众多课题摆在日本人面前,形势刻不容缓。内政与外交都迎来“多难”的时期,日本究竟该走向何方?

回到“根本”,重新探索日本的国家利益,这是我写作本书的动力之所在。“国家利益与外交”这一话题不仅是对“如何确保日本的安全与繁荣”的思考,还牵涉到“日本如何塑造国家形象”或“日本人如何生存下去”的探究。本书探讨这些“大课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开了“根本”,还是个未知数,只能说“还在路上”。但愿读者能够对本书没有忌讳地进行批评指正,以便今后进行更加广泛而活跃的讨论。同时,我由衷地希望,本书微不足道的研究能够成为大家从各种视角,深刻讨论国家利益和外交的第一步。

最后声明,本书所有观点只代表我本人的见解和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和组织。

序言

“国家利益实在很重要。它不允许政治家对此进行错误的指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