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乃夹魇撬枷胝叩乃夹鳌�

##流动哲学书4

凯瑞这些天特别思念阿芒。她的神情总是恍恍惚惚的,记忆力也差了不少。总是找不到需要的东西。那个少女时期的日记簿,藏得很好的日记簿,她寻找了几天也没找到。日记簿丢失了哪里?凯瑞非常着急。她知道日记,是人们窥测灵魂和隐私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译灵魂的密码。灵魂的高尚和卑鄙,往往在日记中暴露无遗。凯瑞没想那么多,她首要的是这个日记簿不能落在余叶手中。这个日记簿记下了凯瑞当年的耻辱,而这个耻辱与余叶有关。余叶当年为被偷了钱包的凯瑞,介绍到他的朋友潘向东家去住。余叶完全相信他的朋友潘向东,会帮助他的未婚妻度过难关。然而余叶交错了朋友看错了人。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而潘向东却首先侵占了朋友之未婚妻。

流动哲学书1(6)

余叶不知道这件事。但多年之后的今天,他忽然在抽屉里翻到凯瑞的日记簿,并且看到了凯瑞耻辱的那一页。他惊呆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凯瑞的耻辱,而是他戴绿帽子作为男人的耻辱。余叶怒火冲天,情绪极为偏激。他怪凯瑞当年为什么要隐瞒事实真相?他忽然觉得凯瑞似乎从未爱过他。他窝囊地结婚了这么些年,却是在替别人戴绿帽子、做乌龟。

这晚余叶与凯瑞争吵得很凶。这晚余叶北方男人的粗犷性格暴露无遗。他火冒三丈地对着凯瑞拎起一巴掌,似乎这样也不解他的心头之恨。

凯瑞被余叶这重重的一巴掌,打得左脸颊火辣辣地烫。但她并没有哭,转身跑回卧室去了。她坐在床沿,想着与余叶一路走过来的路,就像一条河,河里有浪花翻卷的生命故事。那故事在透明的水里,流淌着鲜红的血。凯瑞想起那一年冬天特别冷,房间里生着的炉火煤烟味很重。她将窗子打开,窗外飘着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进来。风很大。风在吼叫。风又像在哭泣。而她孤独地坐着。身边冒着热腾腾雾气的咖啡,仿佛在叙说一个苍茫的世界。眼泪。忧伤。无奈。

忽然有一天,她从懵懂中惊醒。

她听见汽笛的长鸣,在奏响一个朦胧的知觉。她发现她找到了一个支撑点。她发现她已有选择地阅读她喜欢的外国小说与诗歌,并且能够在做大学教师的同时,进行诗歌创作。于是她全身心地倾注,燃烧着炽烈的情感。

这是心灵深处一种很寂寞的辉煌。带着苦涩。她用苦涩在稿纸上,弹响一只六弦琴。这时候他来了。在冬天白雪覆盖的大地上,他们肩并肩迈步,相爱。爱情滋润了她的漫漫旅程,可是有一天她觉得她的婚外恋会极大地伤害余叶,同时在道德面前她也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她离开了他。

离开后,她的心也并没有回到余叶身上。其实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心从余叶身上飞走的?也许正像余叶所说,她确实从来也没有真正爱过他。很长一段时间,她读书写作做学问,伴着真正的空虚与无聊,伴着失意、迷惘与苦闷。她仿佛一下子找不到属于她的道路,她在风声中战栗。于是,她将自己的灵魂拉出来审判,她满怀忧郁和伤感。

许多个不上班的日子,她会一整天沉溺在自己制造的精神氛围里,过一种心灵的生活。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心灵里的一些什么,摆脱现实世界中种种复杂、残酷、冷漠、虚伪的一面。她喜欢伍尔芙与杜拉斯,她读着她们的作品,就好像是她生命本身中一种血液的需要。她一遍又一遍地重温那些片断与章节。她被她们的忧伤笼罩在美丽的阴影中。她们都是女人,彼此的心灵可以用感觉去触摸、沟通、接近。

凯瑞与余叶的离婚,并不是凯瑞提出来的。余叶说离,凯瑞马上响应。只是双方把离婚协议书都签好,拿到单位盖章时,却遭遇工会主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一次两次的,以说服教育为主,倒是没有想过婚姻是个人的事,应该是以双方个人为主旨的。不过说服教育不成,工会主席也只能盖章,让他们通过第一道离婚手续。大概经过了半个多月,一道一道的手续办完后,余叶与凯瑞才拿到墨绿色封面的离婚证书。

离婚后的凯瑞是一个人生活。余叶争着要儿子抚养权,儿子是余叶家惟一的孙子。余叶要了儿子,其他什么都不要了。这与中国大陆的其他离婚男人大相径庭。凯瑞觉得余叶在这方面,实在做得大气,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由滋生出由衷的敬佩。

当然离婚后的余叶,作为无房户很快在单位获得了一个大套住宅。余叶因此而觉得收获不小。他有时会找凯瑞去他的新居吃一顿饭,与儿子沟通交流。离婚了的他们,倒是比有婚姻时显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