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有人前来的。能有三百人都很不错了。

“大都督,这三百人如何安排?”褚遂良有些担心的说道。

科举考试在现阶段对寒门子弟是不公平,就算李信发明了纸张,发明了印刷术,发明了标点,使得书籍的成本降低,寒门子弟也能买到书籍。可是在大隋末年,这种文化的普及还是差了许多。比不得那些世家子弟,在这次科举考试之中,最后录取的人员还是以世家居多。

若是以后,这种情况也就算了。现在却不行,李信第一次开科举,寒门子弟少了,寒门子弟也会闹事。世家子弟少了,这些世家子弟也会不同意。所以这次考试,录取谁。不录取谁也是要认真考究一番。

“克明,我们考试目的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处理政事,管理好境内的百姓,使得西北安定。这些官员需要做什么?劝农桑、兴水利,所以我们不需要对方才高八斗,只要能处理政务就行。我不管对方是什么是世家子弟或者寒门子弟,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了。”李信笑呵呵的说道:“只要有胆子来的,想必都是有些学问的人,三百人,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且不说我们西北需要人,日后等我们的地盘大了,也需要人,现在培养这些人,总比日后用别人的要好。”

“大都督是说,这三百人全要了?”杜如晦面色一愣,惊讶的说道。就是褚遂良也是睁大着眼睛,这哪里是选取优秀的人才,分明就是一把抓。这种情况可是让两人吃了一惊了。

不过猛然一想,也不得不承认李信的英明之处,这样不管怎么样,也不用得罪世家和寒门子弟,更是能培养自己人,或者后者是最重要的。

“同寿,我与你不同,你是官宦世家,知识渊博,这次一定能入选大都护府。我就不成了。”就在这个时候,三人耳边传来一阵叹息声,却见一个青衫年轻人正坐在身后。虽然是青衫,但是李信等人还是看的出来,对方的衣服有些地反都洗的发白了,足见此人家中不怎么富裕。

“宾王,你年纪轻轻,难道还怕没有机会吗?这次不行,还有下次,更何况,我感觉你的文采可是在我之上,若是我都能录取,你肯定是可以的,凉国公可不是以世家身份来取才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发明造纸术、印刷术,使得我们读书人手上都有一本书了。凉国公对寒门子弟可是好的很,加上你的才学,一定会中的。”叫做同寿的学子在一边劝慰。

“大都督,这个叫做同寿的年轻人应该是刘祥道,魏州观城人,他的父亲是刘林甫,说起来,还是唐国公的好友,另外一个年轻人,叫做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褚遂良在一边轻声说道。

“刘祥道?马周?”李信心中一动,眉头皱了皱,刘祥道的名字没有听说过,但是马周的名字确实很有名,好像是唐朝有名的大臣,没想到居然到兰州来了。

“寒门子弟也想当官?”一个不屑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却见几个身着锦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其中的一个年轻人扫了众人一眼,说道:“凉国公这次举办的科举实际上就是为了这些世家子弟准备的,论才能,你们这些泥腿子岂是我们世家子弟的对手?论血统高贵,你们更是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西北各个官位都是为我们准备的,我若是你们,还是早早的回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这位兄台,若是说血统姓氏,凉国公不也是旁门庶子出身的吗?他为什么能做凉国公,执掌一方呢?”马周不满的反驳道:“大都督都知道众生平等,只要你的才学出众,不论是寒门或者是世家都可以为官?”

“凉国公乃是赵郡李氏弟子,乃是关东五姓七望之一,其实寒门出身,他老人家是何等的身份,自然是说众生平等了,若是明说了,天下人谁还会投奔他,谁还会支持他?”

“大都督是一代雄主,岂会将寒门子弟抛弃,这位兄台,大都督的心思岂是您能猜测到的?”马周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大都督开科举,就是开一带先河,我相信大都督若是有志天下,必定会公平对方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

“哼。”锦衣公子脸上露出一丝羞怒之色,不屑的说道:“我保证,这次考试你们寒门世家子弟,绝对不会有人一个人在上面的。”

“你是谁?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刘祥道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我是谁?哈哈,我是裴家的人。裴迈就是我。”年轻男子哈哈大笑,说道:“我的叔祖父乃是西域都护府副都护,我的堂妹是大都督的夫人,你说我有没有这个资格?”

刘祥道听了之后面色一变,李信前不久大婚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