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部分 (第2/4页)

据放于尸体旁,而且令两大家族无话可说!

龙歌的武功毫无奇特之处,但每一次与人动手,恰好都比对方高出一点点,无论对手是初入品,还是九品级数,他都是如此,总要经过一番激烈搏斗之后,才会险险获胜。直到三年前,令他最终名动天下的一战,却是就在秋氏老巢百羊城中,博斗千招之后,将一名秋氏家族修为已至圣品级数颠峰、直窥神品高手之境的长老击杀,自己却负伤逃走,从此消失无踪!

“宁战飞扬,莫遇龙歌。”这是秋氏家族与丁氏家族悄悄流传的一句诫言。不仅因为龙歌代表着死亡,更因为死在他手下的人都会身败名裂、为世人乃至家族中人所不齿,甚至削除族籍,成为孤魂野鬼。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早已变成龙氏家族青年俊杰的偶像,甚至无数武功高强、年少任侠的江湖中人也视为偶像,如今竟然亲自前来求见“自由之子”华映宏,不问可知,定是为了龙飞扬陷入绝境之事。

“请他在会客厅稍候。你先去招呼,我随后就到。”龙飞扬终不愧一代名将,敢作敢为,此时仍能够抛开短视的大梁王朱温,径自与唯一可以出手解危的自由军接触,并且派出之人也不容华映宏忽视——“九命”龙歌的确令任何人都不敢轻视!

清远城。

大梁军血战进攻清远城的一幕再度重演:只是这次攻守双方换了位置。

“杀啊!——”在投石机和超级神臂弩等远程攻击武器的掩护下,无数玉龙军战士源源不绝地向清远城发起猛烈的冲锋!城墙上大梁军以滚木擂石、热汤沸油和远程攻击武器也不断进行还击,战斗趋于白热化!

秋浩宇一身甲胄端坐于一匹神骏的高头战马上,目光凝视着远处的清远城战场。自辰时开始,秋氏、司马氏旗下的玉龙军已从四面同时向清远城发动了大举进攻。在名将龙飞扬及其训练有素的大梁军面前,除了白白损耗人力、物力外,一切挖地道、夜袭之类的招数基本没有作用——有那些精神倒不如训练士卒来得实在。

半天多的激战下来,秋氏玉龙军已伤亡近三万人,毕竟大梁军占据有城墙之利,但攻方通过与城墙基本平齐的楼车通道,大批士卒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面对面地搏杀,大梁军的伤亡也超过两万人。这场攻城之战完全是实力的比拼——秋氏经两个多月的准备,实力已发挥至颠峰,大量的楼车、云梯、投石机被用于攻城,而大梁军也准备了大量的守城器械以及热油、黑火药等物。双方知根之底,战况只能以惨烈来形容!

双方最精锐兵力和高手都尚未投入,真正的决战一刻还未开始。秋浩宇在等待时机。这样纯粹的消耗战对兵力少一半的守城方却是极为不利——此时经过持续战斗,玉龙军与大梁军的兵力消耗已逐渐向一比一接近,等到大梁军和玉龙军各死伤十来万人之时,攻守双方剩下的兵力将变得接近三比一,守方防线将出现明显的漏洞,只要打开一个突破口,局势便会变得对攻方有利。

()

一旦城破,三十万人围歼十万人,或许只需要付出两万人的代价——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兵力优势是倍数效应扩大的,当两、三名士卒联手杀死一名敌军后,在局部又会形成五、六人围攻一人的形势,两哨人马歼灭一哨敌军后,很可能变成四哨攻一哨的局面……这种优势将会不断扩大,最后演变成一边倒的大屠杀——这就是任何一位统兵将领都要千方百计制造种种情势,以众击寡,取得局部兵力优势的真正奥秘。在势力均衡的大战中,有时仅因多出一个联队人马,就可能导致数万人、数十万人的大决战彻底改变结果,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也是因此之故!

“家主,二少爷送来秘信。”“秋风白金卫”的统领“猛虎”凌统策骑上前,将一封密信递与秋浩宇。

“慎防龙歌,小心昌隆。非不得已,不与自由军为敌。”秋浩宇沉呤不语。秋水波用秘信提醒之事,秋浩宇早已想到:龙飞扬绝境中自然可能出动杀手锏——“九命”龙歌;而自由军会否遵守三月和平之约,在局势陡变的情况下却是未知之数。在“君子之约”行将结束时秋氏水师和军队的异动,他不相信以“自由之子”华映宏的精明会没有察觉其中的意味。所谓投之与桃,报之以李。自由军若是要找个借口进攻秋氏,也实在太过容易。

昌隆城留下了一个预备师团,百羊城留有拥护秋氏的四万私兵以及家族长老会的护族精锐武力。若自由军悍然进攻,只要严加提防,死守不出,应能坚持到清远城下秋氏大军回援之时——况且,自由军连同水师在内不到三十万人登陆,要提防玉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