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是脑力劳动者,性格内向者。

【练习强度】

不定期,根据需要因人而定,每周3次,每次1~3小时。

【健身功效】

减缓脑细胞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症;调节精神,增添乐趣,缓解压力,愉悦身心。

【注意事项】

“凡事有度,失度必失误。”注意老年人恋棋牌、麻将,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引起脑中风。

“认真”走:预防老年痴呆症

俗话说“心灵手巧”,讲的就是心神聪慧,与手脚灵活即身体敏捷间的关系。由于行走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变成了“自动化”,也就是说,在走的时候几乎大多数人都不用刻意的控制两条腿,所以大脑和神经系统在控制人们行为的“精确度”方面的能力也就逐步退化。进行“认真走”的锻炼,就会让人集中精力做好走的动作,让每一步都落预定的位置。这种锻炼能有效地调动神经系统的参与,提高大脑对运动行为和对肌肉收缩的控制能力。

【操作方法】

在健步的过程中(用摆臂、转腰、扭胯等动作),努力集中精力,控制双脚的落点,让它们能成为一条直线。最初寻找走直线的感觉,可以通过走马路牙子,不许掉下来开始。选择一段(约10米)长的马路牙子在上面行走。并加上一个条件“坚决不能掉下来!”

【适宜人群】

适合各年龄段人群。

【练习强度】

以自我感觉轻松为准,一般每次连续走200步,每周3~5次。

【健身功效】

锻炼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有助于防止神经系统的退化,对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有积极的作用。

【注意事项】

应进行适应性练习,先找到走直线的感觉,再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防止因身体协调性不好,脚下出现“绊蒜”的现象,而跌倒摔伤;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走直线几乎无法完成,所以可以练习走“双直线”,即双脚落点可以不成一条直线,而是各成一条直线。

4。锻炼感觉器官,运动换来好气色(1)

人体中有些器官负责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然后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它们被称为“感觉器官”,包括耳朵、眼睛、鼻子和皮肤。保持感觉器官健康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有目的性地接受来自生活、工作和锻炼的各种刺激。

健耳处方:别让“时尚”成为耳朵的负担

英国慈善团体英国耳聋研究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显示,16~34岁的英国人中,约有14%每周平均使用MP3达28小时;在16~24岁的人士之中,逾半数人每日听MP3超过1小时,近20%的人每周听MP3超过21小时,而且68%的人未有留意音乐声浪过高可令听觉永久受损。 更有专家说:“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的听力可能提前20年衰老!”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MP3、MP4、手机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且人们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会给听力带来极大的损伤,严重的会致聋。知道不知道,你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却在消损自己的健康!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我们的正常听力,并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患上“感音性耳聋”。对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保健措施。

【操作方法】

1。天鼓齐鸣:双手掌心捂住耳孔,大拇指放在后颈部,其余四指放于后脑部,然后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叩击后脑部。此时耳中即有鸣鼓之音,做36次后双手猛然向两边松开,并猛睁双眼,立时有耳聪目明之感。之后再用中指塞住耳孔,向前和向后各旋转6圈,然后松手闪耳。

2。左右搓耳:用两手掌捂住两耳,左(右)手以顺(逆)时针方向用力揉搓几次(每次揉搓时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向脚心),接着头稍微抬起,再反方向揉搓几次,直至耳朵发热为止。

【适宜人群】

适合青年人,中老年人,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耳病患者禁忌。

【练习强度】

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润为度,每天早晚2次。

【健身功效】

可疏通经络,健脑强肾、聪耳明目;可防治头昏耳鸣,对清醒头脑、稳定情绪,以及提高记忆力,预防耳聋、神经衰弱、老年痴呆有明显的效果。

【注意事项】

用力轻柔缓和,切记用力过重、过猛。另外,听耳机最好坚持“60、30”的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耳机总音量的60%,每次听不超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