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国〃,那么以此类推,其他阶级或者民族是不是也可以没有祖国呢?因此不论在日本列岛以外任何地方发生了针对日本的不友好行为那都是对全体帝国公民利益的严重侵犯和挑战。

同样的问题在于,民族感情的确是种廉价而又高尚的东西。比如一九六八年中苏边境战争,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和同样是社会主义的苏联人民都以同样高涨的爱国主义激情上街游行,互相愤怒声讨对方,高喊要〃打倒谁谁谁〃,向谁谁谁〃讨还血债〃,双方兵戎相见死伤累累,这样的民族感情是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实用主义产物呢?一九七九年中越边境战争,中国出兵教训忘恩负义的越南人,我们安慰了自己的民族感情。但是那些留在高山下的花环们就因此变得有价值了么?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伊拉克举国欢腾,全体伊拉克人民都成了瓜分和掠夺科威特财富的大大小小的强盗,萨达姆总统成为伊拉克人民心目中最伟大和最受爱戴的民族英雄。当伊拉克人民通过扩张来阐释自己的民族感情的同时,我们又该怎样来解释被侵略一方即弱小的的科威特人民的民族感情呢?一九九0年有人试图批判〃让世界充满爱〃(汉城奥运会主题歌),并指出〃博爱〃的要害是抹杀阶级斗争时,我们不禁联想到本世纪以来无数惊心动魄的战争和屠杀。向世界输出爱(不是仇恨)不正是我们建设大胡子犹太人马克思先生所设想的那种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的,不正是所有民族(包括中华民族,所应当具有的一种最博大最宽广也最具有人类共性的民族感情么?!〃……惩罚暴戾的支那军队,惩罚暴戾的南京政府,向肮脏的野蛮的中国人讨还血债!神圣的帝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我大日本天皇的光辉必将照耀整个亚洲,照耀全世界!

〃……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万民景仰和无限英明的天皇陛下、皇后陛下万岁!万万岁!!〃

首相激越的演讲通过无线电波传遍日本列岛的山山水水,传进那些分布在日本城市和乡村的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家庭里。人们噙着激动的热泪,心潮澎湃地聆听来自东京首都,也就是来自神圣的天皇陛下居住的地方传来的声音。人们无法用语言因此只能用行动:参军参战,加班生产,义务劳动,勉励亲人等等来表达自己忠君爱国的心情。这种情形与〃文化大革命〃时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很相似,稍有区别的是日本向别国输出战争,而我们自相残杀。〃日本〃,就是日出之国的意思,日本国旗就是一面光芒万丈的太阳旗。一个有趣的人类学现象是,几乎所有原始部落都崇拜太阳,而许多封建独裁者都以太阳白居。比如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国体的象征,而国体的另一个象征就是国旗,所以天皇也就是日本国旗上那轮照耀着全体日本国民的红太阳。天皇是那样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一万万日本人民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当这个太阳帝国的主宰一旦向它的臣民发出圣战的召唤,那么谁也无法阻止他把本国乃至亚洲人民推入苦难直至毁灭的深渊。战争机器不可阻挡地开动起来了。

〃国民战争精神总动员。像一剂高效兴奋剂,把崇尚式运和忠君爱国的日本人民变成一群大大小小的战争狂人。短短几周时间,日本举国上下一片响应之声;各行各业都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派出代表前往东京,向天皇表忠心和支持出兵支那,严惩残暴的中国人。金融家和工业界实力人物成立〃国民精神动员中央联盟〃,为政府筹措巨额战争经费。教育界掀起〃拥护圣战〃的热潮,不仅狂热的大中学生纷纷投笔从戎,连许多有知识有学问的年轻教师知识分子也身体力行脱下受人尊敬的西服换上军装,唱着热血沸腾的军歌上前线。在日本妇女会发起慰劳前线将士活动中,无论白发苍苍的母亲还是牵肠挂肚的妻子,人人连夜赶缝〃千针物〃即各种吉祥物、鞋垫、肚兜之类东西,将慰问品连同浓缩的情感一起送往前线。连日本共产党领导的左翼工会也发表声明,谴责中国军队的暴行和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行为。〃……战争决不仅仅是种个人行为〃东京大学教授寿龟松尾先生在《读卖新闻》上撰文写道,〃它是群体和群体、种族和种族、国家和国家之间对生存竞争的解释。亚洲地大物博,生产落后,亚洲诸国人民的生活长期受到贫困愚昧的困扰,谁能解救他们?西方人不能,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唯有我大日本帝国的光辉才能照亮亚洲大陆的黑暗……〃一个女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全校师生在操场列队收听广播,同学们个个义愤膺鹰,首相的声明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中国人真可恨,他们明明又贫穷又野蛮,可是他们偏偏要和日本皇军作对。同学们都说应该派飞机去轰炸他们……〃tw另一个高年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