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不是犯了官场上〃手伸得太长〃的大忌呢?想到这里,他仿佛看见陈诚那张因飞黄腾达而容光焕发的脸,和一双幸灾乐祸的眼睛……天上下起雨来,沉重的雨滴打在车棚顶上砰砰作响,一个炸雷落在近处,闪电刹那间照亮迷蒙浑吨的天地。总司令猝然惊醒,意识到汽车快要进入市区,于是他掐灭烟头,烦躁地解开衬衣领口,让车窗外呼啸掠过的风雨驱散郁积在胸中的怨气和燠热。平心而论,张将军的委屈也是有道理的。

开战一用来,中国军参战步炮兵总数巴达十数万之众,日军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在军舰炮火支撑下顽强抵抗死战不退,双方往往为争夺一房一地反复拉锯,以致于中国军久攻不克进展缓慢。对于现代战争来说,〃实力〃的概念决不简单地等同于人数多寡,或者雄心的大小。一辆坦克载有三名乘员,你能说他们的战斗力只等于三个人吗?不怕死固然可贵,但是不怕死并不等于胜利,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本土作战,中国军十倍于敌,他们仍不能做到〃一举扫荡〃或者〃速战速决〃的原因。随着时间推移,仅仅几天,形势陡然变得严峻起来:敌人庞大的海上舰队包括两艘航空母舰己经纷纷向松沪海面集中,日军第一批增援部队两个师团约六万人已经分别从日本港口登船出发,预计首批先遣队可于八月下旬头一周在上海登陆。一旦日去援军到达,或者日军登陆前仍不能扫除敌人市区据点,那么再往后中国军队的优势必将丧失殆尽,上海战场将因此变得形势险恶不容乐观。所以无论委员长如何申斥张将军都不辩解,因为一切辩解的理由在失败的事实面前都将苍白无力。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中国人恰恰最以成败得失论英雄。〃胜者王侯败者贼〃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吗?……吉普车马达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原来汽车前轮陷进一个炸弹坑里。黑夜中大雨如注,好容易推出汽车,将军才发现前面通往市区的道路经过炮火洗礼,已经布满大大小小的弹坑无法通行。

人们只好下车步行。张将军跌跌撞撞地在黑暗中摸索,尽管警卫们都努力拱卫他,簇拥他,但是总司令还是不可避免地摔了几跤。直到经过大约一小时艰难跋涉,泥泞中的人们才好像暴风雨中的航海者,终于远远看见了那座经过伪装的指挥部里透出来的几缕桔黄色的温暖的光亮。〃……不惜一切代价,三天之内肃清上海市区敌人据点,这是委员长亲自下的死命令。畏缩不前者,临阵脱逃者,贴误战机者,一律军法从事!

〃本总司令命令:明晨丑时起,各师、旅、团开始进攻,不得有误。如果天气转睛,南京空军将出动飞机支援地面作战。具体作战区域划定及事宜,由参谋长加以说明……〃

指挥部里灯火通明,各级将校军官个个正襟危坐鸦雀无声,参谋长除权咳了一声,指着墙壁上那幅三万分之一的作战地图,开始详细阐释总司令的战略布署:

〃……淞沪之敌背倚黄埔江,主要依靠敌舰炮火力支援,各处据点连成一务长蛇阵,互为犄角,固守待援。我军必须集中战力,从虹口、闸北、杨浦三处同时出击;砍掉蛇头,砸烂蛇身,斩断蛇尾,令敌人首尾不顾,取而胜之。各位注意,处于中间地位的汇山码头是敌人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所在地,也就是‘七寸’所在,打蛇要打要害,所以这个任务很艰巨。〃根据总司令命令,各师作战位置划分如下:第八十八师以主力由北向虹口方向攻击,八十七师沿四川北路向沪江大学和公大纱厂进攻,第三十六师即夜加入沙烃港至保走路正面,由一0八旅二一六团担任主攻,向江山码头江边实施关键性突破……”第二一六团上校团长张绍勋起立:〃是!决心完成任务……请配属炮兵火力掩护。〃

〃……炮十团、炮三团集中全部炮火摧毁敌人工事,另以第九十八、第十一师各旅分别配属上述各主攻部队,接受主攻师长官指挥……〃云云。

第九十八师师长夏楚中少将脸白了,该师原隶属陈诚系罗卓英第十八军,奉凋淞沪参战,临时划归第九集团军指挥。不料尚未出场,就被张治中一个命令顺手牵羊地瓜分了,还美其名曰〃配属〃。谁都明白,建制师一旦被打散,师长就成了光杆司令,打完仗你还能指望收回你的部队么?〃……我要问一问张总司令,凭什么拆散我九十大师建制?这样的配属经过南宗方面的同意吗?〃夏楚中抗议道。

〃本总司令重申,违抗命令者,以军法论处。〃

张治中理也不理,扬长而去。光杆一条的夏师长无力回天,只好白认倒霉,〃暂时一蹶不振。这件事后来被当事人写进回忆录中(见《八·一三淞沪抗战》第九十三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