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工科之重 (第1/2页)

也是见到向来对朝政不甚关心的汤和,率先请奏。 宋濂、高启等人不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准!” 见老朱微微颔首,刘保儿深吸口气,朗声开口。 下一秒。 只见汤和理了理身上袍服,庄重拱手道: “太子殿下营造凤阳三司,永昌侯蓝玉请命负责神机坊日后开销。” “臣汤和虽是粗鄙,也知三司之重,为国为民。” “臣久经战阵,也知火器之重,造福将士。” “臣久沐圣恩,无以为报,故而斗胆奏请陛下。” “请陛下开恩,准臣将历年赏赐,家中资产尽数交由永昌侯,为神机坊,为凤阳三司出力。” 汤和说完。 朱标饶有深意的看了老朱一眼。 不得不说,自己和老朱相比还是浅薄了些。 正如老朱说得那样,让天下重视恩科,根本不需自己想出章程。 手下之人,自然会为之办妥。 “中山侯为军为政,为国为民,此心可表。” 随着老朱出口褒奖。 冯胜、李文忠、沐英等一众武将齐齐出班,立于汤和身后。 “臣等同奏!” 老朱看向朱标,也算将话语权重新交给朱标。 明白老朱的意思,朱标走下台阶,走到汤和身前。 将拱手躬身的汤和微微扶起后,看向一众将帅,温声说道: “诸将之心,本宫明白。” “我大明有诸位将帅,边境无虞!” 听到朱标对武将的赞赏,见风头全被武将抢走。 朝堂上的文臣多有不甘。 可他们也很清楚,一旦他们和武将一样,请命交出家产,为三司出力。 那工科便算是国之正道,再无人敢说什么奇技淫巧。 若是如此。 加上朱标如此重视工科,他们不用想都知道,工科地位定然越发重要,将来朝堂之上,也定然有工科士子的一席之地。 就在其他文臣心中嘀咕,是否与武将同奏之时。 宋濂、高启浅浅对视,随即出班说道: “臣宋濂.....” “臣高启......” “愿效仿诸将,拿出家产,为三司效力。” 宋濂、高启话音落下。 其他文臣再不敢犹豫,连忙跟着拱手奏请。 也是见满朝文武尽数出班,朱标微微点头,随即转向老朱,朗声说道: “父皇,我朝文武钟鼎一心,当我大明之福。” “儿臣请父皇允准,加封蓝玉为三司主事,入阁听命。” “啊?” 听到朱标再次为蓝玉请封,有几名文臣甚至都低声惊呼,发出了声响。 这蓝玉的官途实在太好了些。 从昨夜到现在,好几次加封,而且每一次都是破格恩赏。 只不过片刻之后。 一众文臣对蓝玉的嫉妒,也慢慢消散开来。 朱标此举虽是为蓝玉请功。 可实际上是告诉他们,凤阳主事,可入内阁! 看起来是对蓝玉大家恩赏,可事实上,却是对满朝文武的一个赏赐。 甚至.... 三司主事可入内阁,主要是对他们这些文臣的赏赐。 毕竟蓝玉这些人终究是武将,他们主要的战场还是在迎击外敌的前线。 让蓝玉以凤阳主事的身份入阁。 和早年前,让徐达挂职中书丞相一模一样。 “准!” 老朱表情平静,毫无半点意外,淡淡说道。 也是此时。 詹同沉吟片刻,似下定决心般,走到百官之前,下跪道: “臣詹同,请陛下下旨,严惩狂生徐铭!” 见老朱不语。 詹同神情严肃,正色说道: “启禀陛下,狂生徐铭固一人之见,不知工科之重,不知陛下、太子良苦用心。” “于昨日席间,狂悖无礼,荒唐谏言。” “我大明虽礼贤下士,可容不得无君无父、无礼无状之人肆意狂吠。” “请陛下下旨,严惩狂生徐铭!” 詹同刚一说完,众人当即心领神会。 如今文臣武将齐齐为工科出力,那工科之重自然无可厚非。 也是因此。 非议朝政,提议废除工试、工科的徐铭,就可以处死。 想到这里。 一些文臣看向詹同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不甘。 谁看不出来,陛下、太子都对徐铭都心存厌恶。 现在詹同提出严惩徐铭,也算是给老朱、朱标出气,也算在这两位面前卖乖求好。 恨只恨他们没詹同这么聪明,没有立马想到这个机会。 可就在众人以为老朱、朱标会借此机会,严惩徐铭之时。 只见老朱再次看向朱标,淡淡说道: “太子以为如何?” “父皇,儿臣以为詹尚书此话有所不妥。” 朱标看向百官,继续说道: “陛下乃是圣人明君,闻过则喜,喜见谏臣。” “常言道,家有犟儿,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 “我大明朝堂清明一片,不仅容的下谏臣,也容得下稍稍短浅的无方言官。” “徐铭虽谏言无方,行为莽撞,可儿臣以为,也不需严惩。” “应下放小县,加以历练,将来或能成为国之栋梁。” 看着朱标格外宽容,哪怕是徐铭对他无礼,朱标都未想过严惩一二。 这幅求贤若渴,广纳贤才的样子。 在百官看来,甚至都有些过头了。 可纵然觉得朱标仁慈的有些软弱,周围文臣心底还是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