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2/4页)

蜀官兵不算少,剑州及剑州以南各州县的零星军队都被赵崇韬集中到了这里,共有一万好几千人。只不过,这是一群乌合之众,更主要的,包括王昭远和赵崇韬在内,在宋军面前,后蜀官兵都成了惊弓之鸟。

这样一来,汉源坡之战的结果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宋军猛烈进攻,后蜀军一触即溃。问题是,汉源坡一带尽管很有利于防守,但却不利于逃跑。所以,宋军在此共斩杀后蜀军万余人,其余后蜀官兵也大都成了俘虏,连赵崇韬也未及逃掉,乖乖地加入到俘虏的行列中。

然而,王昭远却又一次地跑掉了。当赵崇韬领着王全斌等人来到王昭远原先坐着的地方时,那椅子上空了,王昭远不见了。

王全斌勃然大怒道“这***王昭远,打仗不行,逃起来倒挺快!你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这***抓住!”

王全斌当即命令一个部将道“我给你一千人,你一直向南追,你要是追不到王昭远,你就不要回来见我了!”

王全斌为何一定要抓住王昭远?主要原因是,孟昶所委任的那几个后蜀军队的主将,副帅韩宝正和李进都被抓住了,监军赵崇韬也被抓住了,独独主帅王昭远没被抓住。王全斌以为,不抓住王昭远,就算马上便攻下成都了,这胜利也算不上圆满。王全斌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许是与他自己身为宋军主帅有关。在他看来,抓住王昭远甚至比抓住孟昶还要有意义。而且,还有更为重要的是,蜀人都把王昭远看为是诸葛亮再生,如果抓住了王昭远,就能彻底摧毁蜀人的士气。

正文 第三卷 混迹官场 第五十七章() 攻城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3…17 8:10:21 本章()字数:3658

王昭远虽然暂时逃脱了,但汉源坡之战后,后蜀国就已经派不出一兵一卒来抵挡宋军了。换句话说,赵匡胤的北路宋军从此可以大摇大摆地向成都开进了。而实际上,东路宋军自夔州之战后也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正跋山涉水地开向成都。

或许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后蜀国太子孟玄吉所率领的一支军队吗?不错,的确如此。但问题是,孟玄吉所率的那支后蜀军队,连宋军的面都没见上,就作鸟兽散了。

宋军在汉源坡大败赵崇韬的时候,孟玄吉率军才走到绵州。绵州在成都的东北方,与成都的直线距离才二百多里,孟玄吉居然走了十多天,孟玄吉一路上是如何行军的,当不难想见。

在绵州,孟玄吉得知了剑门已被宋军攻破的消息,孟玄吉立即下令“全军掉头,回成都!”

孟玄吉似乎怕部下不理解,还解释道“本太子是奉旨前往增援剑门的,现剑门已失,本太子自然要回京了!”

一部将劝道“太子殿下,皇上是命我等北上抗宋的,虽然剑门已失,但总得找个地方防守一下,不然,回到京城后也不好向皇上交待啊……”

孟玄吉冲着那部将一瞪眼道“本太子虽然从未打过仗,却也知道自古剑门一条路,连剑门那么险的地方都守不住,哪个地方还能守住?你是不是要本太子前去送死啊?”

那部将吓得不敢再开口,然而,出乎那部将预料的是,孟玄吉并没有马上就返回成都,而是带着部队开到了东川。

原来,孟玄吉虽然训斥了那个部将,心里却又觉得那部将说的有道理。是啊,不找地方象征性地防守一下,回到成都后就确实不好向老父亲交待。

孟玄吉本想在东川与那数十个姬妾、伶人好好地玩上几天,然后就找个理由返回成都。可他没想到的是,他只在东川与那数十个女人玩乐了一个晚上,就不敢再在东川呆下去了。原因是,他到达东川的第二天早晨,便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后蜀军在汉源坡大败,赵崇韬被俘,宋军正向南开来。

宋军还不仅仅是向南开来,而且是正朝着东川方向开来。孟玄吉慌忙将那数十个女人一起塞进马车,命令部队道“赶紧回京!”

虽然他很不情愿回成都,怕会被孟昶责罚,何况他**后宫之事怕是早已被孟昶知道,这次出征又寸功未立,他知道回去肯定少不了处分,但他还是要死皮赖脸地滚回去,原因很简单,虎毒不食子,回去大不了受孟昶一顿打骂,总比死在宋军手里好。

孟玄吉便朝着成都方向而去了,路途上,他“急中生智”,又下了一道命令“把所有的房屋、粮仓统统烧掉,叫南来的宋军一个个都冻死、饿死。

大批的房屋和粮仓顷刻间化为灰烬,大批的百姓只得呜咽着流落他乡,至于宋军是否都冻死、饿死了,孟玄吉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