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2/4页)

去罢!”

山贼们听了按足张俊的吩咐,一把火烧了黑风寨,各自收拾包袱下山去了。而张俊也带着皇后坐上又重新踏上了遥远的归国路途。

“你知道吗娘娘,刚才那些山贼烧山是犯法的,是会被罚款的!”驾着马车的张俊道。

“你说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你以后别再叫我娘娘了,叫我王茹吧!”

“……”

正文 第五卷 功败垂成 第四十章() 会师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7…27 23:21:57 本章()字数:2456

秦滔率军的行进速度的确很快,他穿着赵匡胤的真珠盘龙衣,雄赳赳、气昂昂地指挥着数万宋军,一路西进,只用了三四天的工夫,就从汴梁开到了洛阳。

在稍作休整后,秦滔又马不停蹄地率军折往西北,向黄河岸边挺进。秦滔对部下命令道“五天之内,大军必须全部渡过黄河!”

就在秦滔率大军北上驰援的时候,另一方面,林伦平他们面临的处境是越来越危险了。三四天工夫,林伦平向南跑了近四百里,刘继业和辽军也向南追了近四百里。

手下向林伦平报告前面二里处是绛州城。林伦平闻之大惊,因为从绛州城向南走三百多里就是黄河,而过了黄河后,再向东南走上三百来里,便是大宋朝仅次于都城汴京的重镇洛阳。

林伦平暗自思忖道“宋军如果继续南撤,那至多十来天,敌人便要兵临洛阳城下。”

他不知如何是好,正要问计于李继勋,恰好雷铜又请求在绛州城一带与刘继业和辽军战上一场。上次就是林伦平自作主张迎战,结果令宋军损失惨重,这次他怎敢再做决定,他把眼光望向李继勋。

李继勋叹道“我何尝不想与敌人大战一场,从而挡住他们南下。但尔等也知道,凭我等疲惫之师,想阻挡刘继业和辽军南下,恐只能是一厢情愿啊!”

“可再往南就是洛阳了啊!”秦滔道。

退守洛阳的利害关系,李继勋不会不知道。但既不能挡住敌人,又不敢继续往南跑,李继勋一时进退两难了。就在这当口,潘帅进帐道“负责向南侦察的一个骑兵将领回来报告说,有数万宋军正在抢渡黄河北上。”

众人闻言大喜道“定是皇上派兵来援,我等有救也!”

结果,在第四天的下午,秦滔的军队就大半渡到了黄河北岸。在河北的古城小镇,秦滔遇到了李继勋的先头骑兵。

秦滔对李继勋的部下吩咐道“速速回去禀告李大人,叫他以最快的速度撤向这里!”

李继勋的部下匆匆地往北去了,秦滔也没闲着,而是立即将数万宋军作了部署。

古城的西南面是绵延的中条山,东南面是巍峨的王屋山,西北面是流入黄河的两条小河,两条小河与王屋山之间是一条狭长的山道,这条山道由北向南直通古城小镇。很显然,秦滔要利用这里山山水水的有利地形打敌人一个伏击。

看起来,秦滔的确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他把大部人马埋伏在王屋山西侧的山坡上,而把剩下的军队隐于两条小河之间。一切布置停当之后,秦滔就在古城小镇里等候着李继勋的到来了。

数天之后,李继勋终于率军撤到了古城一带。看上去,李继勋不仅十分憔悴,也十分狼狈。不过,秦滔并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而是问李继勋道“辽人和汉匪还有多长时间可以追到这里?”

李继勋言道“闻听秦大人前来,弟兄们这几天跑得特别快!但据李某估计,顶多两个时辰,辽人和汉匪就会追到这里。”

秦滔看着这支疲惫不堪的北伐宋军,就连副帅林伦平都已失去了指挥能力,其他各位将军也是面色憔悴,士气低落,可能还没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这支队伍已经不能说是宋军的精锐了,他们看上去毫无战斗力可言。

秦滔又直截了当地问道“李大人,你和你的手下还可以一战吗?”

李继勋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队伍,对秦滔道“李某及手下虽然疲惫,但尚可拼死一战!”言语中充满坚定,他不能让这支曾经英勇血战的北伐军被人瞧不起。

“那好,”秦滔言道,“请李大人率手下就在这小城内稍作休息,待辽人和汉匪赶到,再请李大人率众与之拼命厮杀。只要李大人能在此厮杀一两个时辰,那秦某就保证能够一举将辽人和汉匪击溃!”

李继勋虽然对秦滔这个年轻将领的打法心存不解,但他是皇上任命的,此时此地,却也只能言道“一切但凭秦大人吩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