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2/4页)

人的笑就凝在了脸上。

他目光炯炯地望着萧飒,大喝了一声“好”,然后站起来喊伙计:“来,把你们百花酒楼最好的酒给我搬几坛来!”

夏志清扶着吃得有些趄趄趔趔的闵大人上了暖轿。

闵大人却拉了夏志清的手:“你,你说有要事跟我说,是什么事?今天的事也很重要,倒把你的事忘了?”

夏志清觉得闵大人这话说的有些饶舌,也不是十分明白,但闵大人问他有什么事却是听清楚了。

本来想过好几遍,还曾经一个人在屋里练习过的话突然就凝在了喉头。

他犹豫半响。

闵大人已是不耐:“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话不能直言?你看到今天的戴将军和萧大人了没有,两人年纪和你差不多,一个十四岁就随父上阵,一个是十七岁就中了武状元,千里单骑护送太上皇回京……今天能够认识这两位少年英雄,也是你的机缘。有时间,你要和他们多多亲近亲近才是。”

夏志清见闵大人迷宫殷殷望着自己,心中一热,那些少年时的梦想突然都浮现在心头。

“闵大人,我想请您作保,举荐我去国子监读书。”他真诚地望着闵大人,“我不想再呆在舟山,不想拥着为秀才、举人的头衔沾沾自喜、夜郎自大了。我要像您一样,考取功名,做人上之人,走到哪里都被人尊敬,走到哪里别人都不敢轻瞧我……”

闵大人怔住。

实际上,在夏志清请自己的时候,妻子就对自己说过,夏志清想请自己做冰人,为他和沈穆清保媒。而且还反复地叮嘱自己,说沈箴太过溺爱沈穆清了,总认为自己的女儿天下无双,别说是结过婚的,就是未婚有功名的男子,只怕等闲他也瞧不上……这种事,管的好是应该,管得不好那就里外不是人,让他千万要打消夏志清的念头,要是实在打消不了,也要推了别人去沈老爷面前说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要插手沈穆清的亲事。

没想到,等自己问夏志清的时候,他完全是另一种说词。

夏志清见闵大人惊讶地望着自己,还以为自己的说辞不被闵大人接受。

他低了头:“我不是为了做官,我,我是不想再这样过下去了……正如您所说,戴将军和萧大人都和我差不多的年纪……”

闵大人明白过来。

他松了一口气,笑道:“你有上进之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明天我就去跟你姐姐说,让你留在京都读书,开阔眼界,结交挚友……”

夏志清感激地向闵大人作揖。

闵大人却笑道:“你也不要着急。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等会回去,你道我书房里去,我们好好聊一聊……”

第二百零二章 殿前失仪

第二天,闵先生去了沈家。

“……事后我问过夏志清了,他说他听到一楼有喧哗声的时候看见戴贵和萧飒两人跑上楼去的。”闵先生把在百花楼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沈箴,“当时我正在大厅里,很多在百花酒楼吃酒的人听到动静都跑出来看热闹……我看,这件事十之八九是萧飒做的。”

沈箴亲手提了紫砂壶给闵大人续了水:“萧飒仁义忠勇,别说是你,就是我,也是十分的喜欢。他有难,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愿意尽我所能地去救他。但他做我的女婿,我却不愿意穆清跟着去受苦。”

“我何曾不这样想!”闵先生笑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初五我来府上做客的时候,穆清曾经私下找过我,让我来说服您。我当时回答穆清说:我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所以在您面前没有做声。可通过这件事,我对萧飒的看法又有所不同。他做事深谋远虑,实说话,除了您,我平生没见过第二人。”

沈箴没有作声。

闵先生端起茶盅喝了一口上好的武夷茶,淡淡地道:“听夏志清的那口气,好像是梁季敏在大众广庭之下非议穆清的时候,萧飒从楼上冲下来的……”

沈箴愕然:“梁季敏都说了些什么?”

“我问过,可夏志清不愿意重复。”闵先生的表情更是淡然,“只是说,没有想到梁季敏是个这样的小人,沈家的姑奶奶和他和离了,再明智不过了。”

沈箴望着自己桌前的茶盅,半响无语。

……

沈穆清望着自己手中的紫檀木小匣子眼睛通红:“……当时只借了三万两银票,不用这么多!”

萧家大太太拉了沈穆清的手,说话的语气不由带了几分哽咽:“好孩子,我知道伤了你的心。你要怪,就怪萧飒;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