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对他简直就是百依百顺,给新科前三甲赐婚之事也被定了下来,这便有了秦桧在太子面前走神的之事。

赵桓在得知秦桧的赐婚对象之后,不解的说到:“岐国公的孙女?王家自从岐国公去逝之后,便不再被朝廷重用,父皇怎么会突然将他家女儿指婚给你?太没道理了,更何况你已有妻,未犯‘七出’之条(注),纵是圣旨让你休妻,那也是不妥的。”

秦桧满脸愧色,低着头说:“内子不贤……确实犯了‘七出’……”

赵桓吃惊,他是见过秦真的母亲的,在她印象当中,王氏十分顺从贤淑,又怎么会犯了‘七出’?

“内子她……她并非良家出身,她是被我从江宁舞馆赎出的舞姬……”

秦桧满脸沉重的解释到:“当年我和她是奉子成婚,不过感情十分好,我至今从未后悔娶她。内子嫁入秦家之后恪守妇道,侍奉高堂、打理家事,把所有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但是家父对她的出身一直有偏见,指责从未停过,直到后来去世也未能得到缓解。

在我们给先父守了三年孝期之后,又逢女儿重归家门,没了牵挂,我便带她们母女进京赶考,准备开始新的生活。本以为原来的事情都已过去,没想到皇上会连这这种事情都知道,并拿出了乡邻的证词,要我以七出第三条‘不顺父母去’之罪,将她休掉……”

——

注:

七出是:一是无子(五十岁后生效),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是恶疾。

024 别扭的两个人

赵桓深知让秦桧休妻之事不可能是徽宗主使人去调查的,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父皇,除了自己的爱好,徽宗只怕没对其他事情这样上心过。

所以在秦桧刚讲完,他便怒拍桌案道:“又是何等小人在中间挑唆,连证词这样的事情都准备齐全了,所图为何?”

“微臣刚才就是在思考此事,同意觉得甚为蹊跷,但一时还未想出个头绪来。”

赵桓和秦桧都陷入了沉思,在这时有人传报九皇子赵构求见。

秦桧脸上满是虑色,他请求赵桓道:“微臣求太子先不要将此事告之九殿下……”

赵桓点头同意,他是怕秦真知道了吧,他能够理解秦桧不想让秦真担心母亲的心情。

“秦卿今日就先回去歇息吧。”

秦桧感谢赵桓的关心,谢恩退出去,正遇见进门的赵构和秦真。秦桧如同往常一样拜见赵构,又对女儿笑了笑,而后才离开。

秦真回头看向自己的父亲,总觉得他的面容里,多了但苦色,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赵构当先走到赵桓身旁说:“皇兄,我今日来是想求皇兄一件事,你务必要帮我!”

“九弟的事我自然会放在心上,你先说说看是什么事。”

“太傅不教我了,你得给我重新找个好的武学太傅。”

赵桓从奏章当中挑出一份折子说:“这是今日送到我这里来的折子,我正要找你,你对太傅说了什么,尽然能让他含羞而走?”

赵构挠挠头说:“不是我……”

随着他的眼神看去,赵桓便明白了,原来是秦真。赵桓也不再问了,只是笑了笑,秦真的不同寻常他又不是第一次见识。

“皇兄,兄弟几个当中就我一个人学武,武学太傅就等同是我一个人的老师,能不能由我来选?”

赵桓有些吃惊,问:“你要自己挑老师?你想找谁?”

“李纲,皇兄你知道李纲吧?”

赵桓再度吃惊,他如何能不知道李纲呢?

李纲是少有的不畏权贵的忠勇之臣,他的才学也让赵桓十分欣赏。去年李纲遭贬,他想帮忙却帮不上,如今有了机会,他如何会放过?

“嗯……九弟的确有眼光,我会尽力去安排,只是恐怕会有些周折,要多等一段日子。”

赵桓在担心着重用李纲会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所以才这样说。但赵构却对他说:“皇兄何不让蔡太师去安排?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吧。”

对呀,赵桓神情一喜,既然说好要合作,那么双方都要有所退让,蔡京总不会连这点面子也不给的吧。

说完此事,赵桓满眼忧虑的看向一直未说话的秦真,突然就叹了一下气,他又想到了赐婚之事,真是头痛。

赵构注意到赵桓看秦真的眼神,询问到:“皇兄若有心事,小弟愿为你分忧。”

“没事,最近九弟你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