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 (第1/4页)

闪光。

着木薯的白米饭,炒空心菜,腌黄瓜,还有一小段蛇嗯,伙食还算不错。黄历自己去打来饭菜,有人给他让开了座位,他坐下来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还轻轻点头,说道:“嗯,这蛇烤得不错,香。”

“军长有口福啊,今天挖掏了个蛇窝,噼哩啪嚓,打死了一堆蛇,大家都能沾点荤腥。”三团团长詹长生是跟着黄历的老人儿,从北平到胶东,又到南洋,也算是身经百战,和黄历也不拘束,笑嘻嘻地说道。

黄历停止咀嚼,关心地提醒道:“让战士们小心点,可别让毒蛇给咬着。”

“已经反复让大家注意了。”詹长生回答道:“军长,现在的工程进度并不是很理想,天气太热了,干上一个小时便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黄历沉了一下,说道:“我再调一个营过来,你们就加紧挖地道,其它工作由他们来完成。挖地道的时候要勘测好方向和深度,最好能多点对进,最后碰头。多烧些淡盐水,勤换班,不要使士兵过于疲劳。”

“我们干的活儿,我们熟悉,以后守这个村子的任务就jiā给我们吧”詹长生眨了眨眼睛,很期盼地望着黄历。

“可以考虑。”黄历微微一笑,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还要看演练的结果,光熟悉地形建筑,这只是一方面。”

“那没问题,我带出来的兵,您还不放心吗?”詹长生大言不惭地说道,眼睛四下一扫,用手一指斜对面的年轻军官,说道:“他,以前是干什么的,牙科医生啊,来了也就半年,不照样被我训练成合格的战士,已经升为副连长了。”

黄历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军官,含笑点了点头,问道:“很年轻啊,二十几呀?”

年轻军官起立,站得溜直,敬礼答道:“上尉郭益南,北婆罗洲人士,今年二十一岁。”

“坐下,坐下。”黄历和蔼地说道:“现在不是训练,也不是作战,随便一些。”

“是”郭益南坐下来,腰板还是ǐng得很直,目光中透出钦慕的神情。

“北婆罗洲?有关那里的情况还真不多。”黄历随意地说道:“那里马来人居多,也不知道他们对日本人是个什么态度。”

“日本人暴虐成在什么地方都不受欢迎。”郭益南很义愤地说道:“不仅是华人,当地的杜逊族人也很受歧视和欺压,对日本人十分痛恨。我是听见了广播,深受鼓舞,联络了一些华人青年赶来抗日。没想到咱们的队伍这般强,军长如此高明,这一路上吃的苦总算值了。”

“恐怕训练吃的苦更多吧?”黄历笑着打趣道:“你们团长那个脾气,够你们受的。”

“严师出高徒,其实,詹团长ī下里对战士们还是很好的。”郭益南挠了挠头,给詹长生说了句好话。

黄历呵呵一笑,说道:“郭连长,我jiā给你一个任务,把北婆罗洲的人文、地理等情况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嗯,你不用着急,我这些日子都会呆在这里,你写好就可以jiā给我。”

“是属下保证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郭益南再次起立敬礼,收拾好餐具,转身走了出去。

黄历虽然熟知历史,但并不是每个历史人物都知道,更何况有些人已经被他掀起的大所改变,郭益南就是其中之一。

在原来的历史上,郭益南在日军侵占北婆罗洲时,组织抗日团体,并捐款作基金。1943年4月,他与在塔威岛上的盟军秘密基地联系,被盟军授予中尉军衔,回北婆罗洲成立神山游击队,被推举为神山游击队总指挥。之后,他为解救被日军强征的华人壮丁,率游击队进攻亚庇日军宪兵部,杀死日军六十余人,并一度占领亚庇。但日军从古晋市增派援军,游击队在战斗中失利,被迫撤出亚庇,在山区坚持苦战一月余战败,,郭益南被俘,与一百多名华侨同遭日军杀害。

现在郭益南的人生轨迹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抗日热情却丝毫未变。由于有黄历组织的军队,由于有广播电台的宣传,这一切象磁石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仇日民众。正因为如此,郭益南才会带着一批华侨热血青年,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了西婆罗洲,并加入了铁血青年军,经受住了严格的训练,在战斗中成长成一名中级军官。以后,他将做出更大的事业,在自己的人生中绽放出更炫目的光彩。

人才就是人才,只要给他合适的机会和成长的沃土,就总会脱颖而出。象郭益南,事情证明,他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绝不是偶然的事情。

而对于铁血青年军,向外扩张是早晚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