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 (第1/4页)

“我想去新圣nv公墓参观。”黄秋盈的话让黄历吃了一惊,“听说很多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伟人都长眠于那里,而且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

黄历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太确定地说道:“我得问问使馆的人,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禁忌,嗯,就是说苏联是否会批准你去参观。你知道,苏联有很多规定,让人不是那么自由。”

显然,黄历有些多虑了,公墓就是公墓,自然不会有导弹基地,也不会可笑地予以保密。相反,苏联方面得到通报后,还显得很高兴,并予以欢迎。

正如黄秋盈所说,莫斯科效外的新圣nv公墓埋葬着俄罗斯民族历代的jing英和骄傲。每天都会有莫斯科市民来到这里,似乎只要在这里停留片刻,紧缩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和放松,平淡无奇的生活又会重新燃起希望的烛光。这里似乎有种魔力,引着一代代人前来朝拜。所以,黄秋盈的参观要求,被苏联方面看成是对俄罗斯伟人的敬仰和崇拜,能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黄历很慎重地jiāo代使馆工作人员注意保护好黄秋盈的安全,然后才前往会见赫鲁晓夫。其实他是多虑了,有kgb的特工作免费保镖,黄秋盈的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第一次会谈的气氛是友好而融洽的,双方不谈政治,又没有地缘上的矛盾和冲突,只谈经贸合作,显然没有多少的紧张因素在内。

对于现在的苏联,或者说是对赫鲁晓夫来说,他认为除了给人民最基本的必需品外,给生活增添美丽的东西,使其避免枯燥无味并不是多余的,而是基本的。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苏联的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产量不高,不得不huā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火箭技术或许超过美国,但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也正在添置电视机,但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粗放型经济的缺点,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都被这种粗放型的管理和生产模式所拖累。但苏联人显然还没有认识到这个深度,他们把产品质量归咎于机器设备,并对美国不愿意卖给他们先进的机器设备而感到怨恨。

“我们自己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汽车,比如扎bo罗热牌、莫斯科人牌、伏尔加牌。”赫鲁晓夫对南洋联邦的汽车出口表示了悲观,并且夸奖了一番自己国家产品的优点,“可以说,贵国的汽车恐怕很难在我国打开市场。我更希望贵国继续保持目前的产品优势,蔬菜、水果、服装在我国拥有很好的销路,不是吗?”

从赫鲁晓夫的这番话中,黄历可以判断出苏联是想与美国进行商贸来往的。而从美国购买机器设备,对苏联人是有好处的。

“对于一些机器设备,我国愿意卖给贵国。”黄历说道:“但我想,可能无法满足贵国的全部要求,这不是出于封锁和抵制,而是出于我国实际上的条件所限。”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继续说道:“贵国卖给我们的一座机械化ròu类加工厂的专利,但生产水平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我希望贵国的专家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

“那是自然,我们会负责到底的,因为我国与贵国的经济jiāo往应该是持久xìng的,而不是暂时的。”黄历对此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访苏(二)

第二百五十二章 访苏(二)

上午的会谈相当顺利,但没有达成一份协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当然,会谈还未结束,这也属于基本正常。苏联人没有感到异样,但黄历却是有意为之。

中午,赫鲁晓夫邀请黄历共进午餐,在面对面的时候,黄历终于把有关鲍尔斯的事情提了出来。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这样做,我们也没有必要把鲍尔斯关在监狱里。”赫鲁晓夫道:“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释放他。在我看来,在释放鲍尔斯的时机问题上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

黄历淡淡一笑,说道:“当然,鲍尔斯对美国,佐鲁道夫…阿贝尔对贵国,他们的获释当然具有政治意义。这可能是美苏改善关系,使世界局势走向缓和的一个新的开始。”

赫鲁晓夫沉yín了一下,说道:“美国人十分善于使人相信,总统选举就象一场事关重大的巨大战斗,就象一场关系到美国的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