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蔡文姬、班昭再世,就是红拂、卓文君重生。一对旷男怨女,惺惺相惜,迅即坠入爱河,而且相期彼此以超凡脱俗,自然不拘泥于俗道。他们就像日本女人与其住在南美的日本男子一样,互相寄送照片,以发展更深入的关系。褚松雪十分满意张竞生俊朗的形象,张竞生看到照片上的褚松雪,日本装束头发,足蹬白帆布鞋,站立在课室窗外,眼光显出凶狠的样子,而在张竞生眼里,她的样子越厉害越显出奇女子的不凡气象。

精神层面的交流积聚到一定的数量和强度后,就必然要付诸行动了。张竞生在信中告诉褚松雪,等放了暑假他就准备到大同来游历,希望褚松雪能与他一同到云冈的石窟寺去观赏那六朝最著名的佛像雕刻。

四、论辩姻缘(7)

这一下,褚松雪倒有些急了。郑胡就在大同,陪张竞生去大同,那不是自投罗网吗?于是褚松雪复信告诉张竞生,她本想在暑假时去投考北京大学,但听说今年不招收女生,可能要到别处去考察教育,所以请他不要到阳高来。

张竞生略略有些失望,转念一想,既然不能到大同去,干脆请褚松雪到北京来相聚。她想升学,设法让她进国学研究所念书,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张竞生又写信告诉褚松雪:北大虽暂时不招女生,但最近成立研究所,国学门的主持人都是同事,可以帮忙介绍,希望你写一篇论文寄来,以便推荐。

褚松雪得到这个消息,以为看花了眼,她揉了揉眼睛,再看着那熟悉的挺拔的毛笔字,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她兴奋得心口怦怦直跳,马上着手准备论文。褚松雪虽说家学渊源,但毕竟只有中学文化程度,国学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提供什么论文呢,褚松雪一时颇费踌躇。这些年倒是对辛稼轩的词常有涉猎,他有一阕《永遇乐》,其中“灯火扬州路”一句,为历代论者争辩的焦点,可谓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褚松雪对此沉潜多时,颇有心得,她认为,“灯火”当是“烽火”之误。宋室南渡后,扬州已是抗金的前线,二十四桥明月,也已黯淡无光。哪有隔江商女,还在高唱后庭花的现象呢?与其说烽火连天,兵燹傍书,倒还近似,也比较合理。褚松雪认为这样的解读言之成理,也能自圆其说,就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研究论文寄给张竞生。

数天后,褚松雪接到张竞生的复信。信中说:论文已通过,褚松雪已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研究生。希望她早点去,学校虽未开学,他可以带她去大学图书馆搜集资料,准备入学。他又说研究生是可以自由听课的,主要在自己研究,将研究结果写成报告,请导师改正就是了。

梦寐以求多年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而且还可以相会神交已久的心上人,褚松雪恨不得马上插翅飞到北京去。

暑假到了,褚松雪也办了辞职手续,遂乘坐京绥线的火车赴北京。

奇女子就要来了!张竞生早早就到北京车站迎接。他望眼欲穿,在站台上焦急地来回徘徊,直等到下午六时多,才见到一位像秋瑾女侠一样装束的年轻女子从京绥车上不慌不忙地走下来。张竞生迎上前去,只见这位女子手提网蓝,腰佩一柄古斑的长剑,益发透露着一股飒飒英气。张竞生暗自赞叹:真是一位绝无仅有的奇女子!

他喜之不尽地问道:“是褚小姐吗?”

“是的。”褚松雪答道,她刚迈出站台,就认出了张竞生,于是不动声色地瞥了张竞生一眼,平静地说道:“感谢张教授来接我。”

说着就把行李票交给张竞生。

张竞生随即到行李房取出行李,然后雇了一辆黄包车,把褚松雪带到中央饭店,开了预先订好的房间,放下行李,步行到王府井承华园吃饭。

褚松雪是一位敢作敢为的女子,但毕竟初次见面,她还是有些拘谨。张竞生遂打趣说:“一个打偶像的女战士,不应该怕羞嘛。”

褚松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气氛一下子就松弛了下来。承华园是北大教授经常光顾的地方,有许多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名菜。张竞生专门点了马先生汤、胡博士鱼、赵先生肉、张先生豆腐。每上一道菜,张竞生就解释它的来历、用料、做法与特色。马先生汤是马叙伦首创,又称“三白汤”,味道鲜美;胡博士鱼为胡适首创,其做法为鲤鱼切丁,加三鲜细料熬鱼羹;赵先生肉为预科英文讲师赵承易首创,类似东坡肉,肥而不腻,也颇受青睐。至于张先生豆腐,当然是张竞生的杰作了。张竞生在法国留学时,曾到李石曾创办的巴黎豆腐公司参观,深受李石曾以豆食代肉食主张的影响,终生嗜食豆腐,更首创张先生豆腐,鲜嫩水滑,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