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 (第1/4页)

勃鲁西洛夫的确没有察觉。这位将军现在全部精力都放在前后夹攻的敌人身上,上游是库罗帕特金的职责,他哪有功夫管那里发生了什么。

可上游的库罗帕特金同样没有丝毫察觉,尽管空气中已经开始出现原油的恶臭。但在罗马尼亚这地方,这样的味道很平常,布加勒斯特就有大型炼油厂,更何况白天的大战刚刚结束。战场上硝烟和毒气的味道依然四处弥漫,和原油的味道混杂再一起,很难让那些睡梦中的俄军想象会有人正在往多瑙河倒原油。

一直到清晨。原油带的前锋都出去快一百公里了,下游正在准备发起新一轮攻势的俄军才蓦然发现他们面前的多瑙河已经变成黑色的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正在康斯坦察司令部里的库罗帕特金整个人都傻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德国人会这么玩,这时候他那参谋出身的优柔寡断性格又暴露出来,这家伙居然想不出该如何去应对了,这倒没什么奇怪的,换上绝大多数人都很难知道面对这种情况自己该做什么,实际上换杨丰自己也没想出该用什么手段对付一条汹涌而来的油河。

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阻止正在进行的原油倾倒,但问题是俄军和铁路桥之间,还隔着德罗联军的防线,哪怕在这边开炮轰都够不到那里,至于阻挡正在不停流向下游的原油带,那就更不可能了,这是多瑙河,欧洲第二大河。

不过他在那里手足无措的时候,同样得到了消息的勃鲁西洛夫却立刻做出了反应,这位军长明显比他的司令官要聪明得多,他下令东岸的一支俄军冒着罗马尼亚人的阻击,跑去提前点燃正在顺流而下的原油,以这种方式阻断其继续流向下游。但可惜的是他却失败了,这时候因为数量问题,尤其是交汇处水流冲击缘故,河面上的原油还远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覆盖,只是一些断断续续的斑驳油污块,虽然能够点燃,却无法形成连绵的火势。

更何况下面的河水是流动的,河面的火焰同样是流动的,在俄国人绝望的目光中,流淌的多瑙河带着燃烧的火焰,缓慢而又无可阻挡地前进着,很快就已经到达了布勒伊拉。

正在这里的俄国商船和内河舰队的炮艇,看着迎头撞向自己的火焰河流,吓得一个个毫不犹豫地掉头就跑,河面上的火焰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缓慢地跟在逃跑的船队后面,一点点地继续前进着,而且随着下游河道越来越平缓,原本破碎不易形成大火的原油带开始缓慢汇聚,火势同样越来越大,到最后已经完成形成了一道燃烧的火墙,牢牢堵死了多瑙河,并且这道火墙还在一边向下游移动着一边继续扩大。

勃鲁西洛夫毫不犹豫地下令全线撤退,抛弃所有物资,抛弃他们这条至关重要的防线,全军撤向多瑙河东岸,别管有没有桥梁,渡船了,就是抱着木板子游,也必须趁着火势还没有彻底阻断退路,全部撤到东岸去和库罗帕特金率领的主力汇合,否则的话河面上的原油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烈火将会把他的大军彻底阻隔在西岸,在无法获得补给的情况下,正在遭受两面夹击的他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个家伙的决断挽救了他的五万大军,当然并没有全部挽救,原本从南向北进攻的罗马尼亚军和从北向南进攻的德军,这时候肯定不会让他那么轻松离开,腹背受敌的勃鲁西洛夫不得不壮士断腕地丢下一个师负责阻击,才带着残部游过多瑙河然后迅速向南去和主力汇合。

他这边逃出生天了,上游的库罗帕特金却倒霉了,这个家伙在清醒过来之后,立刻命令向对面再次发起强攻,试图攻破德罗联军那条没有原油的多瑙河分支西岸的防线,继而向西接着夺取正在倾倒原油的铁路桥,就算不能夺取也要让炮火能够到那里,阻止罗马尼亚人继续倒油。

可惜他的进攻依然没有能够成功,这并不奇怪,他都攻了快一个星期了也没成功,自然这一次也很难成功,这倒不是最倒霉的,倒霉的是他的十几万大军正在舍生忘死地向着对岸进攻的时候,上游下来的原油到了,虽然同样没有形成连续的原油带,但那些斑驳的油块被交战双方的火力点燃后依然吓得河面上正在冲锋的俄军掉头就跑。

不过至少一个师已经登上西岸,正在和德罗联军玩白刃战的俄军,却没能撤回去,他们所在的位置正好是一处河湾,被阻的原油在他们身后形成了一道数百米宽,两公里长的火墙,彻底堵死了他们的退路,这些进退无路的俄军,很干脆地丢下武器投降了。

汹涌而下的黑色原油,彻底改变了罗马尼亚的战局,一条燃烧的河流,让俄国人攻破多瑙河防线的期待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