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 (第1/4页)

败,对于这样的军队,自然很难寄予太大希望。

而且美国陆军现在只有八十万,如果不分lie肯定不会参战,如果分lie也就只有半个美国会参战,之前还需要首先解决这支军队的分割问题,分割完了还需要重组,这一系列工作又得耗费大量时间,折腾半年最后能投入两个集团军到欧洲战场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这实际上还是无法在今年结束战争。

“大使阁下,您为什么把简单的问题想这么复杂呢?不需要等什么美国人,那些垃圾去了最多也就是摇旗呐喊而已,你们为什么不把意大利的三个集团军撤出来呢?难道非得继续给意大利人当保姆?他们两百万人难道还挡不住一百万?再说就算挡不住又能怎么样?无非就是让德奥再抢些土地而已,他们连国王都被人家俘虏了,再多失败几次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如果美国参战的话还可以让他们去意大利帮忙嘛!”袁世凯说道。

说白了袁侍从长给英国人的建议就是牺牲掉意大利,反正他们如果两百万人挡不住一百万的话牺牲就牺牲吧,如果美国能够尽快参战那么就可以把美军送到意大利战场让这两堆垃圾比烂去,但却可以把宝贵的英军抽出来加入到其他战场以求获得突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非常有建设性,但朱尔典知道这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意大利人不会答应,这年头谁也不是傻子,被人当牺牲品是肯定不干的,如果英国非要这么做,不保证意大利人会不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反应。

这些年意大利人可是一直在摇摆不定,事实上到现在意大利王后陛下跟她父亲还书信不断,而且以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他们自己也很清楚战后英法是绝对不会履行承诺的。这个问题英法两国报纸早就研究过,在英法媒体看来帮意大利人重新夺回他们的国土就算很对得起这些垃圾了,甚至前段时间双方媒体还进行过隔空骂战,连意大利首相利蒂尼都亲自向英法两国政府表示过抗议。

但问题是这堆垃圾如果摆在协约国这边,那的确就是一堆垃圾,但摆在同盟国那边,这就又成宝贝了。

因为意大利人一旦倒向同盟国并且跟威尼西亚的同盟国各军一块儿压到可以说没有一兵一卒的法国南部,那么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就换人了,萨伏伊家族历史上不是没这么干过,至于中国,哈,眼前这位邀请自己赏花品酒的侯爵阁下,会以同样的热情邀请德国大使同样过来赏花品酒的,这一点没有任何需要怀疑的。(未完待续……)

第五三八章 美国的终结

对英国人来说想从意大利放心地抽身,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意大利只撤出部分英军,然后再留一部分看着意大利人,想到这一点朱尔典就有种骂街的chong动,摊上这样一个盟友也算英国倒了八辈子霉了。

那里现在有不到五十万英军,最多可以抽出三十万,留剩余不到二十万看着这位盟友,这是必须的,否则真不敢保证意大利会不会叛变,同盟国方面可是很清楚现在意大利的价值,无论什么样的条件都是敢开的,但这三十万人投入法国战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使阁下,您还是把问题考虑得太复杂了,为什么不简单点,为什么非要去法国呢?那里有七个集团军近两百万德军精锐,我不认为有谁能在短期内突破他们的防线,就是中国陆军也没这能力,更何况从法国向德国纵深进攻困难重重,光一条莱茵河就很难跨越,至于柏林就更遥不可及了,那么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换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实现我们的目标的地方呢?”袁世凯说道。

“哪儿?”朱尔典有些疑惑地问。

“德国的海岸线可是很漫长。”袁世凯喝着茶淡淡的说道。

朱尔典倒吸一口冷气,他终于知道这家伙跟自己掰扯这么半天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了,杨皇帝的目标是要英国在赫尔戈兰湾沿岸登陆,然后直捣德国腹地。

“如果贵国能够拿下汉堡和不来梅,那时候德国人自然也就没了任何幻想,然后中国再加入战争,这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接下来他们仍然不肯认输,我们无非就是继续向着柏林进军而已,那时候他们的军队在东西两线都撤不下来,整个德国腹地可以说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两个英国集团军再加三个中国集团军,我们可以很轻松踏过勃兰登堡门。”袁世凯接着说道。

“侯爵阁下,这很困难,陆上战斗没有难度,难在如何登陆。”朱尔典摇了摇头说。

“难吗?我不觉得,你们的主要敌人无非德国公海舰队,现在的英国海军主力舰数量和德国人比起来的确优势不大,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