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而接下来,巴格达也开始真正变成了一片汪洋,急速上涨的河水在最短时间内淹没了这座城市,那些城里的俄军和巴格达市民不得不逃离城市,尽可能寻找没有被淹没的地方躲避,可随着河水继续上涨,很快他们就找不到可以躲避的地方了,别说巴格达,就连费卢杰都被水淹了,因为避无可避,大批俄军士兵和巴格达市民干脆泡在水里游泳,难得有个小土丘,上面密密麻麻的就跟企鹅海滩一样。

看着这一幕,邓尼金忍不住长叹一声,而就在此时,远处的河面上出现了一艘小橡皮艇,他无奈地拍了拍身边一名军官的肩膀说道:“举白旗吧!”(未完待续……)

第六零二章 空中桥梁

邓尼金的投降并没有对中东战局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弃子而已,俄国人本来就没准备他能挡住两个中国集团军,当然俄国英雄的投降依然对协约国士气造成了一定打击。而在夺取巴格达以后,第十五集团军接下来只能向北进攻大不里士,然后或者继续北上进攻巴库,或者向东和第十集团军围攻德黑兰,但无论哪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无法萨卡里亚目前的困局。

不过对同盟国来说好消息也是有的,比如说西班牙人终于夺回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直布罗陀,再比如说哥伦比亚人终于全歼了自己国土上的英俄侵略者,还有玻利维亚跟秘鲁宣布加入同盟国对智利宣战,并且和阿根廷人三家合伙摆出一副准备瓜分智利的架势,另外就是中国澳大利亚方面军夺取罗克汉普顿,另外还有两个军在新西兰北岛登陆之类的,但这些胜利对主战场没有任何意义,欧洲的同盟国各军依然在苦苦支撑。

尤其是奥斯曼战场上,简直可以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甚至连中国国内都出现了接受协约国的谈判条件结束战争的呼声,毕竟现在不管怎么看,欧洲军团都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那可是整整四个军啊,虽然和欧洲列强动辄百万的伤亡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如果真得全军覆没仍旧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笑话,这怎么可能,大不了让他们撤退到马其顿山区,实在不行就继续向南撤退到希腊,更何况根本不可能到这种地步,不就是运输问题吗?把国内的运输机都开过去,飞艇运力不够就加上运输机,反正那地方又不缺油。”杨皇帝很随意地说道。

“油也缺,俄国人把马斯吉德苏莱曼和基尔库克两座油田的油井都给点着了。巴格达和巴士拉的炼油厂也毁了,现在只有科威特的炼油厂还在,但却没有原油可炼了。”李云聪愁眉苦脸地说。

“呃,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杨皇帝愤怒地说道。

当然这只是小问题而已,无非就是从国内往那边运油,虽然失去了这两座巨型油田的供应,但好在这时候米纳斯和沙捞越的两座油田也已经开始投产,对中国来说原油供应从来都不是问题,北美输油管夜以继日地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提供着廉价而且高质量的原油。

欧洲战场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把国内的所有运输机和属于民用的鸿雁客机货机也都全凑上。至少可以集中一千五百架运输机,从目前还控制在奥斯曼人手里的地中海东岸起飞,载一吨货物飞伊斯坦布尔可以做到往返,一千五百架飞机一次运输一千五百吨物资。飞艇目前总数为三百架,一次运输的物资也差不多这个数字,另外还有一部分可以执行运输任务的轰炸机,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可以运送五万吨物资,虽然不多但也勉强能够支撑作战了,当然这样给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粮食运输就肯定得停了。

停了就停了吧。他们会理解的,少吃一点又死不了人,万一前线军火供应不足那就要命了,当然就算有人饿死那也是威廉和约瑟夫需要操心的。其实威廉那里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从波兰,比利时这些占领区搜刮得狠一点而已,只要保证德国人不饿死就行了。这些国家的人饿不饿死没必要太在意。

“必须加速飞艇和运输机的生产,战斗机可以缓一缓,反正现在我们的空中优势已经强大到了浪费的地步。包括新式战斗机也暂停,所有工厂全部转产运输机和轰炸机,包括新式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尤其是后者,把刚刚生产出来的那五十架解放者全部派到中东,不用它们扔炸弹了,直接运送物资。”杨皇帝很豪迈地说道。

他的解放者轰炸机刚刚定型,这五十架是第一批生产型,这种四发的大型轰炸机和原版没什么区别,载重量不比大型飞艇少,至于大力神运输机,这个因为项目开始的稍晚一些,至少再过半年才能真正投产。

圣旨一下自然全国震动,不管军用也好民用也好,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