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是人丁不旺,像糜家总算还有兄弟两个,另外三家都是光杆兄弟,他们的家族充其量也就数十口人,每家在徐州上下做官的加起来也才五六个人,其中还有些只是做小官;豫州就更不必说了,黄巾闹了这么久,稍微大一点的家族要不早就离开这里,要不就被刘辟他们给平了,所以赵峰一直没有对他们的影响力有直观的认识。

魏延的投奔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个把月里,很多在荆州不得志的小官吏们都纷纷弃了官职,前来豫州谋求前程,简雍和关羽也是一一量才接纳。不过就在赵峰这个汝南太守当得有滋有味的时候,突然豫州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二将军,何时如此气愤?”这天赵峰被关羽紧急叫到州牧府议事,刚一进门却见关羽怒气冲冲坐在主位,厅里众人却都是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伯涛,有人不让你当官啊!”关羽恨恨道,随后把手边一份信件递给赵峰。赵峰结果一看,原来这是荆州的刘表写给关羽的信,信上称荆州大将文聘被朝廷任命为汝南太守,即将上任,望关羽予以接洽事宜。“刘表老儿欺人太甚,居然管起我豫州的事来了。”关羽余怒未消。

“二将军息怒,您看这封信,真的会是刘表自己的意思吗?”赵峰一边劝,一边心里却是冷笑:曹操这一招用得可是比历史上早了十年都不止啊,当时是周瑜和程普,现在却换成了文聘。

“伯涛你的意思是?”关羽仔细再看了一下刘表的信,似乎领会到了什么。“没错,刘表说的是朝廷的诏令委派文聘来豫州,而现在陛下身处许昌,乃是在曹操治下,这任命只怕是曹操的意思。”赵峰虽然心知肚明,却还是以揣测的语气说道。

“原来如此,可现在该当如何?”关羽有些头疼了:不答应吧,违了朝廷的诏令不好,自己大哥可是整天价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自己这一违背可就让他尴尬了;若是让文聘当了汝南太守,不说对赵峰不公平,让刘表在自己腹地安插这么一个人,光是想想就不爽啊。

“既是有朝廷有诏令,那就让文聘来上任就是了!”赵峰笑道,不等关羽和众人再言,赵峰抢先又径直问道:“二将军,你看荆州刘表此人如何?”

关羽一愣,但斟酌了一下还是道:“我看这刘表,虽然号称荆州八骏,但是现在看他用人并不明智,这些天弃荆州前来我豫州的文武官员数不胜数,伯涛为何有此一问?”

“二将军,这刘表已年过五旬,现在荆州大权皆在蔡氏与蒯氏之手,刘表长子刘琦性情懦弱,幼子刘琮年幼。待其百年之后,荆州必乱。然则荆州乃天下之腹,最为紧要。主公欲成霸业,荆州必不可缺。文聘乃是荆州大将,今其来豫州任职,二将军或笼络之,或使之与荆州隔离,待到日后刘表归天,届时主公趁机谋夺荆州,则少了一大阻力!”赵峰侃侃而谈道,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了,怪不得前世那些领导喜欢作报告,面对一群人说话,确实是很有成就感啊。

厅中众人听了赵峰这一番话,反应稍差的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中均是不免骇异:这赵峰当真是深谋远虑,曹操不过利用刘表来算计刘备和关羽一时,他却以退为进直接算计到刘表死后的事。

“如此甚好,我当亲写书信告知兄长,让他再委任伯涛新职。”关羽也不是傻瓜,听完赵峰的解释顿时心中了然。于是赵峰接下来的几天就等文聘到了,好办理交接手续。而刘备的回信却是抢在文聘之前到了,他让赵峰办理完交接之后,速度回徐州待命。

不过文聘速度也不慢,刘备的回信到了之后一天,文聘也就到了。办理完所以手续,赵峰就启程回徐州了。关羽率领豫州主要官员设宴送行,简雍和魏延等人固然都在,就连新来的文聘也出席了。

“赵将军保重,一路顺风!”文聘也是主动敬酒。来汝南也有几日了,文聘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人生地不熟。昔日的旧部跟随自己前来的没有几个,大多数都被蔡瑁留在了荆州。而且豫州上下对自己前来做官,似乎也不是特别欢迎,除了简雍还能说几句话,其余的如关羽等人有意无意都是老资格,和他有些不太搭调,多少也对他挤走赵峰不太满意。文聘也不想一直被孤立下去,因此趁此机会和当事人赵峰搞好关系。

“文将军言重了!汝南乃紧要之地,文将军还需多加小心。”赵峰也是把礼数做足,这天众人尽力一醉,第二天清晨赵峰收拾行装会徐州了。路上途经谯郡,梁国与沛国还有鲁国等地,陈矫和糜芳还有管亥,孙观等人均是亲自出迎,热情款待,倒让赵峰的行程迟缓了几天。

不过就算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