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异度,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蔡瑁素来佩服蒯越智计,连忙问道。“以逸待劳,只等刘表自己打过来,我们就趁势将其一举歼灭。”蒯越沉声道。“那万一他不打过来呢?”蔡瑁有些犹疑地问道。

“他会打过来的,荆襄治所乃是江陵,他当年已经丢了宛城了,现在再丢江陵,那他这个荆州牧也就不要当了。”蒯越自信满满地道。说起来刘表也着实运气不好,或者是太过懦弱。当日他出任荆州牧时,治所本应设在宛城。但是当时袁术身为南阳太守,却是鹊巢鸠占不肯让位,刘表无奈之下只得迁移至南郡的江陵。这件事说起来确实比较丢脸,不过丢的是刘表的脸,蒯越现在故意当众说出来,也是为了在削他的面子的同时,鼓舞自家的士气。

“正是如此!”蔡瑁等人闻言表情也是轻松了许多。“异度,那你看刘表会从哪里进军呢?”蔡瑁展开地图问道。

“有两路,一路是经武陵郡至宜都郡;另一路则是自长沙北上攻打南郡。”蒯越看着地图道,说到这里蒯越也是笑了笑道:“幸好丞相已经控制了汝南,否则万一刘备自汝南走新野攻打襄阳,则我军就是三面受敌了。”

“正是如此!”蔡瑁看完地图也是直呼侥幸,不过随即他也想起一个问题:“若是刘备横插一手,该当如何?”

“刘备纵要插手,也只能走这两路。至于水师,我已命人在襄水之上构筑浮桥,构建水寨阻拦战船,不能再让他们这么轻松自如纵横于荆襄腹地。德珪,你是水战大家,此事劳你多费心了!”蒯越嘱咐道。

“那是自然!”蔡瑁深知二人已是栓在一起的蚂蚱,眼下谁都离不开谁了。转头看着地图上又道:“南郡乃是蒯氏祖业所在,自然由异度你亲自坐镇。可是宜都郡该当遣何人把守?”蔡瑁也是自家事自家知,自己两个弟弟不成才,蒯越的族弟蒯祺守卫章陵分身乏术,其余众将还真的一时间难以找出谁来坐镇宜都郡。

“我麾下有一将,姓霍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乃我部下校尉。此人精擅守城,然则刘表却不重用其人,昔日只以军司马之职待之。今我提拔其为偏将,令他镇守宜都郡,必可保万无一失!只要宜都不失,刘表久攻南郡不下,待其兵势衰竭,我等可趁势反击,击溃其军然后直下荆南,将刘表之辈尽数诛灭。之后再东进扬州,剿灭赵峰小儿,则东南之地,尽为我辈所有了!”蒯越豪情万丈地道。受其感染,蔡瑁也是哈哈大笑,之前的失利已是全然不在意。

然而无论是蒯越,还有蔡瑁,甚至是赵峰,刘表,乃至卷入这场纷争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想到,这场荆襄内乱,最后却因一个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而搞得众人均是措手不及。事后所有人谈起这件事,也只能感叹天意弄人。

第九章 大旱

刘表逃至江夏后的第十五天,也就是甘宁突袭蔡熏回军的那一天。太尉府长史鲁肃应邀赶赴江夏,会见刘表。双方的会面并没有敲定太多内容,只是意味着刘备将全力协助刘表平定荆襄叛乱。具体如何大规模进兵,那还要等开春道路畅通之后再说,现在只能确定届时会由关羽和赵峰等人进兵。之前水师虽然曾经沿襄水支援李严,但是陆路尚不适合大部队开进。

刘表对鲁肃的到来很是欢迎,亲自接见不说,甚至当场允诺愿意事成之后割让几个郡给刘备,不过都被鲁肃婉拒了。鲁肃再三表明,刘备这次进兵只为清除叛逆,绝无侵吞荆襄之意。刘表在得闻鲁肃的态度之后,却并没有怎么诧异,也没有对刘备的“仁义”太过感恩戴德。盛情款待鲁肃之后,刘表也开始布置人马,只等开春就准备和蔡瑁等人开战。

不过还没等到刘表和刘备进兵,一件突发事件就让不少人坐立不安了:公元201年,自年关过后,北方大面积地区没有降雨。加上年前也有将近一个月未曾降雨,整个北方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没有下雨了。部分农田已经开始干旱,麦苗陆续枯死。

具体到大汉十三州,那就是雍州、司州、冀州、青州、兖州甚至徐州这些个北方的州显然要被这场干旱给弄得比较狼狈了。豫州也会受点影响,但是不会太大。南方的扬州、交州、还有西面的益州都是几乎不受影响。情况最为特殊的,就是号称天下炉鼎的荆州。

荆州南北纵深极长,南接交州,北连雍司,中有长江贯通东西。北方的荆北诸郡气候与雍州相似,受干旱影响颇深。但是过了长江的荆南四郡则是多为南方气候,雨水充足更兼河网交叉,此番干旱几乎不受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刘表现在的地盘没啥事,而蔡瑁和蒯越占据的荆北怕是要遭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