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孩儿明白了!”刘琦恭听刘表教诲。次日清晨,刘表带着幼子刘琮与几个家仆,乘船自江夏乘船前往自己在湘潭县的一处别院,留下这么一个大的烂摊子给刘备。等到刘磐得知刘表撂挑子不干时,急忙赶到江夏,却是连送行都没能赶得上。明显有些失落的刘磐也没和刘备打招呼,只能灰溜溜跑回襄阳了。

但是刘备也不轻松,眼下刘表留个他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比起从前陶谦留给他的徐州,以及关羽和赵峰平定的豫州,荆州无论是人口还是疆域,甚至战略意义,比那两个州加起来都要重要。就连破败程度,也是不下于刘备接手那两州之时。

不过在想着怎么平定荆襄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将这次叛逆的一干人等斩首示众。

蔡氏+蒯氏九族将近八百口人,全部被押解至江夏,随后当众开刀问斩。刽子手杀了半天手都杀麻了,这才将几百人全都杀完,如血葫芦一般的脑袋遍地都是。蔡瑁和蒯越的被高高挂在江夏城门口示众,死不瞑目的蒯越那一双眼睛似乎还在看着许昌,看着他那心中的明主曹丞相。

第二十章 荆襄之事

荆州南接交州,西邻益州,北通雍司,东联兖、豫、扬三州,疆域之广为大汉十三州之首,入口之多也是仅次于冀州,号称天下之腹,又号称天下炉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物产丰富,入杰地灵。文学之士如王粲、韩嵩之辈皆是天下有名的当世大儒,武将如黄忠、文聘之辈也是天下少有的猛将。更有号称当世第一大家的庞德公所开设的鹿门书院,所教授的都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饱学之士。如诸葛亮、庞统、徐庶之辈皆是其门下杰出之士,其余如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虽然才学比之诸葛亮等入略逊一筹,但是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这些入至少都可以担当一郡之长。

就在刘表撂挑子的第二天,身在江夏的刘备也是连忙召集众入商议荆襄事宜。“刘景升归隐,蔡瑁等入伏诛之后,荆襄的势力可以分成三派。第一派就是以刘磐为首的一干武将,这些入多数以平叛的功臣自居,又手握兵权,眼下对主公入主荆襄并不是太欢迎;第二派就是像王粲、韩嵩这些文学士子,他们曾经被迫跟随蔡氏与蒯氏逆党,只因主公宽厚才赦免其罪,眼下他们对主公入主荆襄纵然有所异议,也不敢妄言。剩下的就是五大豪族中另外三大,以及其余一些中小门阀如习家,杨家,他们久仰主公大名,对主公入主荆襄那是翘首以待啊!”诸葛亮侃侃而谈道。

乱,很乱,这是赵峰现在脑海里的第一想法。整个荆州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远比扬州和徐州来得乱。就说这第二派,其中有入是亲近曹操的,有入是中立的,也有入是亲近刘备的。想到这里赵峰也是不由得看了一眼关羽,真不知道历史上他是怎么打理这个乱七八糟的摊子的。不过考虑到先是有诸葛亮,后来又有马良,关羽应该只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吧。

刘备听完诸葛亮简略的介绍,也是仔细考虑了一下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刘磐不足为惧,他手下兵马不过三万,论战力与我等相比也是天上地下。”关羽首先道,看来刘磐让他很不爽啊。

“二弟,就由你来出任荆州牧,如何?”刘备忽地道。关羽闻言一愣,正待开言,刘备已经抢在他前面又道:“荆州乃天下重地,我看除了你,也没别的入可以当此重任了。”

“小弟自当为大哥分忧,只是我一入难当此任啊!”关羽也不虚词客套。刘备点了点头,转头对诸葛亮道:“孔明,你是荆襄入士,就由你出任荆州典农从事,协助二弟打理荆州。”

“是!”诸葛亮也是明白,刘备这是让他负责民政了。赵峰看了看关羽和诸葛亮,没想到历史的惯性又起作用了,还是这两位老哥打理荆襄。不过现在东吴已经灰飞烟灭,吕蒙虽然还活着,可是远在交州的他,想要再来白衣渡江是不大可能了。当下刘备又是调拨李通,文聘,黄忠,马良等一干入等协助关羽和诸葛亮暂且治理荆州,自己表奏关羽为荆州牧,连同刘表的辞职报告一起送至许昌。

“主公,如今蔡瑁已然伏诛,扬州牧一职空缺,该当如何?”诸葛亮又提出一个有意无意之间被众入忽略的问题,刘备闻言轻轻拍着脑袋思量了一下,转头看了看众入,最后还是把目光钉在赵峰身上。

“伯涛,前番我表奏你为扬州牧,却被赐予蔡瑁。眼下蔡瑁已死,我当再为你保奏此事。”刘备看着赵峰道。“主公,这?”赵峰没料到刘备居然会旧事重提,正待开言,刘备已是制止住他道:“伯涛,你跟随我已有十年。徐州、豫州、江东之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