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曹操不知道的是,回到威都的赵峰,立即召集众人摩拳擦掌,准备北上出兵事宜。根据刘备的大战略,此番他的进军西凉,乃是北伐的第一步,能不能顺利关乎整个北伐的成败。

“伯涛,借我一万精骑,我便可横扫西凉,助你北伐一帆风顺!”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大咧咧的声音除了马超不会有别人了。今番议事,除了赵峰和诸葛亮之外,赵云、陆逊、马超、法正、张任、黄权等人皆到,就连马岱和庞德也都来了。

听了马超这张狂的话语,赵峰却是苦笑道:“孟起稍安勿躁怪,我川中骑兵不过万余,与你本无不可。但是只靠一万骑兵,若是西凉韩遂与关中夏侯渊两路来攻,孟起准备如何应对?”

“这?”马超闻言顿时哑口无言了。任凭他再怎么自信,也没把握用一万人和韩遂夏侯渊两大势力PK。这时赵峰才开口道:“韩遂为人明哲保身,我若攻夏侯渊,则韩遂必不来救:我若攻韩遂,则夏侯渊为防西凉落入我军之后,必然挥军来救。因此,需得先行截断关中通往陇西之路,只让孟起面对韩遂,则平定西凉指日可待!”

“正当如此!”众人都明白是这个道理,当下张任问道:“如此,将军是想兵出祁山了?”

“正是要走祁山大道,不过在此之前,还需先将夏侯渊主力调至关东!”赵峰微笑道,随即向黄权问道:“公衡,眼下军备如何?”

他和诸葛亮不在西川的时候,军备都是黄权和赵云在抓,具体情形还要问他。

“将军放心,前番将军裁军之后,我川中尚有精兵十四五万。除去镇守各地以及提防南中来犯之兵,将军此次进兵,足可以出动十万大军。更兼今年风调雨顺,粮草不缺,更兼将军屯田与沓中,大军当无缺粮之虞!”黄权细细言道。

“如此便好,公义,你与伯言先率三万川军,诈称十万,自阳平关出汉中,走斜谷道进逼渭南,吸引夏侯渊的关中主力!”赵峰首先布置道。

“诺!”张任倒没什么在意的,直接应诺便是,一旁的诸葛亮闻言倒是眉毛一挑,随即开口道:“将军是想要吸引夏侯渊主力与渭南,然后率大军走祁山大道,一举平定西凉?““正是!”在场的都是高层人士,赵峰也不瞒他们。没错,赵峰就是想效仿历史上诸葛亮兵出祁山的故伎,佯走斜谷道,实则兵出祁山。自从来到了西川之后,赵峰就仔细研究了历史上诸葛亮和姜维数次北伐的经过,冀望从中能够找到一些成功的秘诀。

不得不说,自己现在面对的形势,比起历史上的诸葛亮或者姜维,好了都不是一点半点。历史上由于东吴的不恩进取,因此曹魏把防御重心,基本上都放在关陇地区。诸葛亮他们只靠着一个益州,要和占据北方九州的曹魏相抗衡,还要主动出击,确实是非常吃力。

现在不一样了,中原地区双方数十万大军集结起来,大战一触即发,自己这十来万川军只能算是打酱油的,曹操关中并没有安置多少大军来防备自己。再者就是夏侯渊此人虽然久经沙场,但是性情急躁的他,比起司马懿还是要好对付得多。只要仔细谋划,别发生失街亭那样的悲剧,想要平定关陇还是没问题的。

“祁山虽有曹军大营,但是祁山九寨不过数千守军,一战便可平定!”这时王平闻言后也道。“没错,一旦兵出祁山,我等只需截断街亭与渭水,便可使夏侯渊关中军马难以进入西凉。只待马将军平定西凉,再联兵与夏侯渊决一死战!”

众人均知王平精通地理,现在一见他都这么说了,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当下赵峰先令张任与雷铜率三万川军,按照与刘备约定的日期兵出斜谷道,兵进渭南的曹军大寨。与此同时,自己集结起八万人马暂且驻扎与汉中,以为后援。与此同时,在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和黄权的调动下,一车车粮食往前线运去。

“什么,赵伯涛兵出斜谷道,现已占据渭南大营?”长安城中,夏侯渊面对这个跪在面前的小校问道,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

“正是,渭南大营的五千守军几乎全军覆没,川军便在渭南大营驻扎,另派人收集船筏,修建浮桥,随时都会来北犯!”来人禀报道。夏侯渊挥手示意他下去,转头对程昱道:

“伸德先生,果不出你所料,赵峰这厮果然不甘于死守西川,这就兵出斜谷了?”

“此人绝对是个按捺不住的人,若能安心窝在西川倒怪了!”程昱笑道。一旁的大将吕旷这时问道:“将军,可要率军前去夺回渭南大营…”

“不必了,渭南大营乃是我故意留给他的!”夏侯渊冷笑道,随即钟繇向不明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