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按当时的价,人均只有元。过了49年,该村的13户,50位畲族同胞人均只拿到不足50元的移民安置费。中国人的水库移民安置就这么廉价?1956年至1972年国家共支出一亿多元的移民投资经费到哪里去了?据查淳安、建德、桐庐、开化等县和浙江省民政厅等单位挪用、借用和管理紊乱核销了新安江水库移民投资费二千六百多万元,这一笔巨大的数字使新安江水库原迁移民每人至少少拿了安置费百元以上。谭震林副总理曾十分严肃地指出:“我们在新安江水库移民工作中,有很多严重的错误、缺点。水电部、省、地、县都有责任。首先是水电部,光管建设,没有关心移民问题,光花钱,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国务院给了新安江水库移民工作定下“移民工作做得不好”的结论。

这里最值得敬佩和歌颂的不仅是淳安的新安江水库移民,还有肯收留他们的、同喝新安江水的安徽同胞和井冈山下的儿女,是他们以大局为重,才使十多万新安江水库移民重新安居下来。资溪县草坪村老党支部书记丁宗盛曾感慨地说:“我们敬佩浙江人的勤劳,我们佩服浙江人的智慧,我们内心欢迎浙江人。”正是他们这代老人无私地接受了新安江水库移民,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为新安江水库建设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也是巨大的。

一位哲学家曾说,那些表面看上去雄伟壮丽的事,引起成千上万狂迷欢呼的事,它们的内在所承载的,不过是一种壮丽的“贪婪”。现在新安江水库这库碧水不仅是淳安人的骄傲,也是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永存的巨大财富。但我们不能忘记创造财富的浙江、安徽万新安江水库移民、还有移民史册上没有记下的原淳安、遂安移民的父辈们。

《人民日报》原社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邵华泽在《淳安县志》序中曾写下“在修建新安江水库时,先后有二十几万淳安人别离自己的故土和乡亲,移居他乡。他们在心灵上所受到的震动和重建家园中遇到的艰难,是不曾亲身经历过的人所难以想象的。今天,他们已同移居地人民亲密相处,融为一体。但淳安仍然是他们的‘根’。他们不会忘记淳安,淳安人民也时刻惦念着他们。”

记下父辈们的悲壮,一直是我这位淳安游子的夙愿,也是邵华泽等淳安父辈们的一再嘱托。历经二十多年的苦磨,上京入沪下江西,奔皖访淳去丽水,高端访谈,乡村串门,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两万多里,跨越浙赣皖三省八个市(地),走访二十二个县的近二百个移民村,踏进了一千户散落各地的新安江水库移民的门槛,记录了大量新安江水库移民的真人真事,他们的亲身经历催人泪下。把这一切奉献给读者,目的就是让大家在领略千岛湖那涟漪荡漾的湖光山色的同时,记住曾在淳安土地上生活过的那些人。

谨以此书献给50万新安江水库移民和他们的子女们。

并告慰九泉之下的移民不幸者。

共和国将永远记住中国这一段工业起步的悲壮历史。

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目,“这是一种责任,否则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就要从地球上开除球籍。”1957年毛泽东讲这番话之前,就曾提出了“十五年赶上或超过英国”的豪言壮语。动力严重不足,赶超英国从何谈起?开发新安江摆上了中国决策者的案头。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毛泽东点题(1)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我们从孩提时代就知道了。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发明的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个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一天被定为人类的电灯发明日。

电灯发明1010天后,上海外滩亮起了15盏电灯。中国电力工业由此拉开了发展的序幕。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电力发展很快呈现星火燎原之势。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杭州拱宸桥畔的世径缫丝厂,引进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直流发电设备供生产照明,浙江的第二个“太阳”从此升起。

浙江可谓毛泽东的“第二故乡”,他自第一次到浙江嘉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就对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浙江大地产生了感情。他生前曾四十多次来到浙江,在杭州主持召开党的重要会议,会见重要外宾,起草或主持制定一系列历史性的光辉文献,莫干山麓,杭嘉湖平原,西子湖畔留下了他厚实的足迹。

1954年3月,毛泽东在亲自起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之后。如释重负,一身轻松。在离杭的前一天,年过六旬的毛泽东在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陪同下视察了绍兴东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