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是《易经》运用最多的部分。古代人对《易经》,那是奉为天书神文的,历朝历代都有神官,每日观察星象结合《易经》,试图探测天机,推算出朝代的大运大劫。还有大家熟知的寻龙脉,造墓穴,炼制长生不老药,埋藏宝藏等等,也无一不是根据《易经》来规划安排的。

东方璟他们此次寻找的宝藏,想必也是根据风水之说来掩埋的。古人喜欢‘八’这个数字,不只是因为谐音‘发’这么简单,还因为‘八’这个数字是《易经》里最常出现的数字,这个宝藏的主人将骨玉做成钥匙,又将钥匙分为八块,藏于这片大陆的八处地方,显然也是深受了《易经》的影响。

不过既然这个宝藏的主人喜欢研究《易经》,不知道他喜欢不喜欢研究机关?传闻三国时候的诸葛亮擅长各种阵法机关,就是因为他偶然得到了《易经》机关部分的残本呢。

因为这个意识,莫璃整个人愈发认真警惕起来,她可从不敢小瞧古人的智慧。

“王爷,应当是在这了。”一直盯着罗盘的两个老头突然同时开口说道,莫璃也顺势抬眼朝四周扫视了一圈,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走入小岛深处,更惊异的是,眼前居然出现了一座石头盖的房子。

更确切的说,这似乎是个神庙。不大不小,两米多高,门口是两只盘身昂首的蟒蛇石像,而不是像一般庙宇门口供奉石狮。石庙没有门,里面显得黑漆漆的,站在门口朝里望,什么也看不清。

莫璃有一刻错觉,这石庙像极了一只异兽大张着嘴,冷酷的等待猎物的自投罗网。

上架第一天,爆发3万字!!!求金牌,求红包,求礼物,求打赏,求留言,什么都求!亲们的支持是朵朵的动力,朵朵保证这个文一定不会让亲们失望,接下去要展示在亲们面前的世界,绝对精彩庞大

第七十九章 两姐妹共侍一夫

( )

“我进去看看。”

莫璃抬脚就要迈入神庙,她最不喜猜测,进去了自然就能掌握一切情况。以往在现代和兄弟们同敌帮对手火拼,她也都是一马当先。谁不是爹妈生养的,没道理她的命更值钱。

然而东方璟却伸手拉住了她,转首看向一旁的湛台先生,“确定骨玉在里面?”

“如果骨玉在这个小岛,就一定在这里面。只有这里灵气最盛。”湛台先生肯定的道,东方璟点头,走至一棵树旁折了几只树枝,靠近了门,甩手将树枝分别朝着几个方向掷去。

里面毫无动静。又等了几分钟,东方璟这才点头,“看来里面并无什么机关。可以进去了,大家还是务必小心。”

话音刚落,几个人就主动朝门里走去,手里各自有些奇怪的工具。莫璃认出是东方璟此次带来的几个门客,据说都是各自有些本事的。平日里在璟王府好吃好喝,现在正是他们显示能力、表达忠心的时候。当然,如果运气不好,这也是最后一次表现了。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几个侍卫也紧跟在后走了进去,片刻后就见里面亮起烛火来,从门外也能将里头看的一清二楚。当真是个神庙,门口耸立着巨大的石像,足有两米高,蛇身人面,居然是神话中的女娲娘娘。莫璃愈发觉得这个世界莫非是中国某段没有记载的历史吗?很多地方都与中国古代很相似。

大家都分散来寻找骨玉,莫滢毕竟是足不出户的女人,这种地方让她有些怕,只是小心翼翼的跟在东方璟身后。莫璃先是小心翼翼的寻了一圈,确实没有发现什么机关,这才稍稍放松一些,也开始低头认真寻找可能是骨玉的东西:根据湛台先生他们所描述的,那骨玉应当是拇指大小的菱形状的玉石,可以镶嵌在她的镯子上的。

蓦地,莫璃感觉到手上的镯子微微的震动了起来,而是似乎有一股吸引力,将她不住的引向某个地方。是错觉吗?还是那骨玉与镯子产生了呼应?

莫璃索性撩起袖子,将镯子完全的露出来,闭上眼,屏住呼吸,小心的感受着那股似有若无的牵引力。

轻轻迈动脚步,莫璃感受着那股牵引,一点一点移动。就是这了!她欣喜的一下睁开眼眸,却是正正的站在女娲像的面前。

骨玉在这石像上?

莫璃仰头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女娲石像,这似乎是由一整块大石头雕刻而成的。这么大的石头,真不知道是怎么运到这座岛上的,依着她的观测,这个世界目前还造不出承重力这么大的船只来才是。难道这石头是这岛上本来就有的吗?

莫璃一面打量女娲像一面胡思乱想着,突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